摘要:吴细妹判了16年,有人喊冤,有人拍手,但没人敢问:她到底被逼到什么地步?
吴细妹判了16年,有人喊冤,有人拍手,但没人敢问:她到底被逼到什么地步?
法院说她有受虐史,从不还手,直到那天点了火。
可谁记得她前十年被丈夫按在灶台上喘不过气?
谁记得她女儿被踢断肋骨时,她跪着求了三天没人管?
她不是天生狠毒。
她只是没路了。
田宝珍不一样。
她逃出来了。
不是靠运气,是靠一本本翻烂的书,靠凌晨四点的账本,靠把女儿送进县城中学时咬碎的牙。
她现在在纳斯达克敲钟,可没人提她当年偷过邻居家的红薯,只为让孩子吃上热饭。
一个点火,一个翻身。
区别不在善恶,在有没有人递过一根绳。
司法现在开始听“受虐妇女综合症”了,可全国一千八百个庇护所,七成空着。
女人不敢去。
怕被说“不忍一时,毁了一生”。
怕出去了,还是活不下去。
监狱里七成女犯没上过高中。
她们的子女,长大后犯罪概率是普通孩子的五倍。
这不是宿命,是系统性失语。
有人骂吴细妹太狠。
可如果当年有人教她写举报信,有人帮她申请保护令,有人在她丈夫挥拳时冲进来拉一把——她会变成今天这样吗?
田宝珍的基金会给女犯教缝纫、做电商。
有人学了三个月,出狱后开了抖音小店。
一个月挣八千,给儿子买了第一双运动鞋。
不是每个人都能翻身。
但至少,别再让她们在黑暗里,自己点火。
法律判的是罪,可社会欠的是命。
吴细妹的判决书上,没写她曾抱着发烧的孩子,在派出所门口坐了整夜。
田宝珍的上市公告里,没提她当年靠捡废纸换的铅笔头,写完了三本日记。
我们骂暴力,却懒得问:她为什么非得暴力?
教育不是救赎的锦旗,是活命的氧气。
她不是坏女人。
她是被活活逼成的“坏女人”。
来源:小心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