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高发的“致命病”,记住一点能救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17:57 1

摘要:饭桌上突然拿不稳筷子,嘴角往一边歪;散步时半边身子没了力气,说话也含糊。这些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饭桌上突然拿不稳筷子,嘴角往一边歪;散步时半边身子没了力气,说话也含糊。这些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脑卒中,也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塞(占急性脑血管病的近70%[1])和脑出血两大类

至2021年,脑卒中已成为中国成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3%[2]。它还是中国第一大致残性疾病[2],仅不到30%的患者能获得基本痊愈[3]。

秋冬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血压易波动,容易诱发中风,中老年人尤要注意。掌握中风识别的「简单技巧」,关键时刻能救命


中风可防可识别,关键记住这个方法

中风的本质,是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细胞缺血受损。缺血时间短,细胞功能或可恢复;缺血时间长,则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中风的发病率在6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4]。

想要降低卒中伤害,先做好“前兆识别”和“应急处理”两步。


一、警惕“小中风”:中风来临前的“预警信号”

中风发生前,很多人会经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也就是俗称的“小中风”,这是身体发出的紧急预警,需立刻重视:

▶面部:口角歪斜、咧嘴困难,单侧面部麻木

▶肢体: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拿东西不稳

▶感官:口齿不清、说话含糊,或视物模糊、短暂失明

▶意识:突然头晕、站立不稳,甚至短暂意识模糊

这些症状通常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会自行缓解,且无后遗症,但出现过“小中风”的人,未来发生中风的风险会大幅升高,务必及时去医院检查。


二、中风发病时:记住“120”识别法,第一时间救急

中风发病突然,典型表现可通过“120”原则快速识别,发现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看:面部不对称,一侧嘴角下垂,或“脸歪”

“2”查:双侧手臂平举,一侧无力下垂、难以抬起

“0”听: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话语

此外,还可能伴随剧烈头痛、行走不稳、突然跌倒等症状。


三、第一时间处理要点

让患者平卧,避免随意搬动(尤其怀疑脑出血时,搬动可能加重病情)。

▶1.解开患者领口、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2.若患者呕吐,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3.记录发病时间,就医时准确告知医生,为治疗争取时间


多学科、多专家,解决卒中相关问题

不管您或家人刚经历过“小中风”想做风险评估,还是已确诊中风,想优化治疗方案,或是有术后康复期的用药、护理疑问,都可以寻求多学科专家的科学建议。

大病会诊,是发挥多专家、多学科优势的精准诊疗评估方式。就脑卒中而言,它能进一步明确病情关键节点,定制适配患者个体情况的诊疗方案,最大程度降低单一决策风险。

同一学科不同专家或者不同学科专家(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会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小中风发作频率)、影像报告(如头颅CT/MRI)、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给予针对性建议。

帮助患者理清如“是否需要进一步医疗干预”“如何安全使用抗凝药/降压药”“怎样同步管理基础病防复发”等关键问题,让每一步诊疗决策都更有科学依据。

中老年人是卒中高发人群,别忘了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愿您和家人健康过冬!

参考文献: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5,40(06):521-559.DOI:CNKI:SUN:ZGXH.0.2025-06-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 年版)[J]. 磁共振成像, 2025, 16(1): 1-8.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04):301-318.DOI:CNKI:SUN:ZKLS.0.2012-04-000.陈晓荣,颜流霞,厚磊,等.2015~2019年中国居民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特征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4,39(05):470-476.DOI:CNKI:SUN:ZGXH.0.2024-05-006.

来源:尤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