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到银行存钱被VIP加塞,当场发声和银行要说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7:32 1

摘要:2025年10月23日,辽宁一处银行网点自助机全线故障,只剩两个人工窗口开放,一名拿着普通063号的女子在临到自己时被连续5名VIP安排进普通窗口,现场抗议、视频曝光、舆论发酵,随后当地多家网点紧急区分VIP与普通窗口,但涉事银行至今未发正式说明

2025年10月23日,辽宁一处银行网点自助机全线故障,只剩两个人工窗口开放,一名拿着普通063号的女子在临到自己时被连续5名VIP安排进普通窗口,现场抗议、视频曝光、舆论发酵,随后当地多家网点紧急区分VIP与普通窗口,但涉事银行至今未发正式说明

下午两点半,网点里暖气像是偷懒,座椅冷冰冰的,等候区的人都缩着肩膀看屏幕的数字慢慢蹭动

她的号码纸边角起毛,普通063号,屏幕上跳到普通062,前面只剩“1人”

这会儿她已经把现金摸了又摸,本来想在自助机解决,谁知三台设备同时亮着红灯,说暂停使用,那张手写的提示纸歪歪斜斜贴在旁边,像是在宣告无能为力

大堂经理穿着统一制服,语速飞快地把她从自助区“赶”到人工窗:“现在只剩普通窗和临时综合窗,综合窗处理挂失和贷款会慢点”

她点头坐下,心里盘算着接孩子的时间

说白了,能理解人少事多,可规矩也该有个样子

刚想着再忍十分钟就到自己,叫号机突然播:“请VIP012到2号窗口办理”

1号窗口普通062正好结束,她下意识抬头,没听见叫自己的号

一个拎公文包的男人没看等候区,直接把卡塞过去

她吸了口气,告诉自己“可能就这一次”

但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屏幕又播了两次VIP号,精准从她的063上跨过去

旁边的大爷把报纸放下,小声嘀咕:“这都三个了,咱们这边还办不办?”

真正的问题不是有没有VIP,而是普通窗口的顺序能不能被随便改写

斜前方的阿姨举起手机拍屏幕,嘴里念叨着“要优先就开专窗,别占我们的队”

等第五个VIP——一个拎着名牌包的女士走向窗口,她终于站起来,手指因为用力攥号纸泛白,走到2号窗前看着柜员接卡的动作,开口没高声,但字字清楚

“下一个号就是我了,中间加了好几个VIP,凭什么一直跳过普通号?”

那一刻,嘈杂像被关了音量,周围的人都望过来

大堂经理很快赶到,笑容标准,想把她拉到一边:“您别急,我们的VIP确实有优先办理的权益,这是银行服务规定,也是行业常规”

他还补了一句,VIP“对银行贡献大”,要保障体验

她不躲不开,声音挺直:“规定我并不反对,但现在自助机坏了、窗口就两个,你们把VIP往普通窗里塞,等了快一个小时的人怎么办?”

她举起纸给大家看,“就剩一个号了,硬生生插了五个”

所谓“规定”,如果没有清晰的边界与公示,就是对弱势的一次消耗

旁边的几个人也开始说话:“优先也不能这么优先”“开个VIP专窗不行吗”“我之前也投诉过,没人理”

经理的笑有点僵,手里对讲机紧了紧,重复着“VIP对银行很重要”“80%的收益来自20%的客户”

这套话不少人都听过,但现场的空气里有股别扭:谁的时间不是时间?

贡献大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务,但不意味着可以从普通队里直接拿走时间

柜员停下了手,眼神去找经理的指示

僵持了五分钟左右,经理退了一步:“先给这位女士办理,下一个再叫VIP”

她坐下,动作利索,完成业务后没多说什么就离开了

我当时心里冒出个念头,靠的是谁的声音才让这事拐了弯?

她没把这段留在心里,回家把现场拍的片段剪成短视频发了出去,屏幕跳过普通号、几位VIP走向窗口、与经理的对话,这些画面并不激烈,却直给人看

配文也直白:不是反对VIP有权益,是反对在公共秩序里乱放置特权

这条视频之所以炸开,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某个柜台里被耽误过

不到一天,评论上万、转发几十万,大家分享相似经历:有人办卡被插队四次只能第二天再跑,有人提醒《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到“平等对待消费者”,还有业内人说,很多银行本来设有VIP专窗,但为了所谓效率临时占用普通窗,冲突来自规划不合理

舆论到了某个点,动作就开始发生

当地多家网点悄悄调整:窗口贴上了清楚的“VIP专窗”“普通业务窗”,普通叫号不再夹带VIP号码,等候屏新增了VIP规则说明,明确“VIP优先只在专窗提供,不占用普通窗口资源,若专窗繁忙,需排队”

一位常去涉事网点的王女士说,等候时间明显缩短,“以前办个存款得四十分钟,现在二十分钟左右就能办完,再也没遇到VIP插队”

差异化服务的核心应是分流而非插队

而这件事,至少在这座城市,开始往分流这条路退回去了

把VIP送到属于他们的窗口,是尊重,也是专业

问题是,这样的调整能不能持续?

截至发稿,涉事银行没有发布正式公开声明

有人说不需要声明,改了就行;

也有人担心,等到设备再出故障、业务再拥挤,会不会又回到“临时用普通窗”的老路

这就是现实里的考验,规矩能不能在忙的时候也守住

类似的冲突并非孤例

多位知情者反映,沈阳某国有银行支行在10月23日因VIP窗口设备故障,把3名VIP客户临时安排到普通窗口,引发排队纠纷;

涉事银行回应称系特殊应急处理,承认未告知普通客户的疏忽,承诺改进设备维护与通知机制

几天后,大连也有女子因自助机故障改排人工,临近自己又被VIP加进队伍,现场怼工作人员,周围人支持,舆论再次追问差异化服务的边界

这些场景看似重复,却在提醒:边界不写在话术里,它体现在每一次叫号的顺序

行业层面并非没有标尺

中国银行业协会在2024年5月修订《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提倡“容时”“容差”,强调保障客户基本权益,虽然没直接点名VIP插队,但支点其实很明确——公平与合理

中国电子银行网在2024年7月的文章里也讲,权益体系要通过场景化服务提升满意度,但前提是不能损害普通客户的权益,别把成本转成别人等待和情绪的消耗

公平原则不是写在公约里给看的,它要落在叫号系统里

这话听起来朴素,却需要银行在每个网点的细节里做功夫

有业内人士提到,“80/20”的商业逻辑要和“基本公平”一起被执行

换句话说,想要差异化,就把通道分出来,把流程、标识和规则公示清楚;

设备坏了,信息提前播报,必要时安排临时志愿引导;

确实要应急用普通窗,也请先告知、限定次数、设定时间,不要让等候区像坐在黑箱前

对普通客户来说,最怕不是等,而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等

把视野再拉开一点,国内外都有参照

2007年福州的李治平因为“VIP优先办理”告示起诉农行,认为该做法涉嫌歧视小储户、侵犯人格尊严;

银行辩称符合行业惯例和等价有偿原则,案件后来没有公开判决结果,但争点至今还在:优先是否等同越权?

到了2024年10月,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高盛处以超5000万美元罚款,原因之一是Apple Card的客户服务违规,争议处理平台应对不了投诉,集中账单模式加剧压力,普通与VIP体验都被拖累,最终高盛退出合作、准备退出消费业务

从福州的诉讼到美国的罚单,金融服务的底线从来都是同一条:不损害普通客户

这次辽宁的女子,站起来说了一句很多人想说却没说的话,掀起了一层看似小的浪

她不是要拆掉VIP的权益,她只是把队伍里的秩序摆正,这恰恰是银行服务的基本功

真正让人松口气的,不是一次妥协,而是规则的可预期

当窗口的标识贴上、叫号系统不再插入、说明写清楚,客户不需要猜,他们只需要排队

更扎心的是,服务的温度有时就体现在一张纸、一行字、一声解释

接下来,还需要把设备维护和应急机制这两个环节补上

自助机的稳定,决定了多少人不用坐在冷椅子上熬时间;

应急时的信息透明,决定了有没有人心里的火会被点燃

如果银行能把这两件事做好,冲突的概率就会自然下降

当我们在柜台前按耐着情绪,真正需要被修复的,是规则的细节和人心的秤

来源:畅聊情感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