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女子跳水的“黄金搭档”大家一定会想到的是陈芋汐与全红婵,但这对“黄金搭档”随着陈芋汐与新搭档掌敏洁双人10米台夺冠,而全红婵到暨南大学读书,以后似乎很难再看到她们同台竞技了。
提起女子跳水的“黄金搭档”大家一定会想到的是陈芋汐与全红婵,但这对“黄金搭档”随着陈芋汐与新搭档掌敏洁双人10米台夺冠,而全红婵到暨南大学读书,以后似乎很难再看到她们同台竞技了。
曾几何时,陈芋汐和全红婵组合就是10米台金牌收割机。2019年起,她们几乎就是不可撼动的组合。但竞技场上的成功,离不开每天机械式的训练。凌晨5点起床、50㎡的小房、冬天冰冷如刀的水池、一次次翻落水后的沉默喝水……
有网友一针见血:“全红婵赢时大家说天才,输了就说她状态起伏;陈芋汐稳定了吧,就被说没天赋。”
评价双标,谁懂那条从水里爬起的路?
陈芋汐的优势其实不是动作多么惊艳,而是把自己训练成“机器人”那种纪律和坚韧。从16岁起,她被聚光灯照着,瞳孔里的红血丝都不能让人看出问题——赢不能太张扬,输不能太难受。
记得她一次赛后采访,手还在抖,却还是礼貌地微笑;教练拍了肩,她点头说:“我还能更好。”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这姑娘,太狠,也太难。
而全红婵则是那种“天生带水花消失”的那种天才选手。但身体发育阶段伤病不断、体重波动、使得她会出现动作失误。她常在比赛后独坐池边发呆。粉丝说:“她那种委屈是真实的,比金牌还让人心疼。”
这次夺冠,陈芋汐拉着新搭档手,笑得像卸下重担;全红婵则站在人群后,头低着,手不停抠。镜头扫过——她眼中的遗憾,却还是努力扯出个笑。
网友评论说:“明明是最好的朋友,偏偏只能一个站在最高台…这种滋味,谁能受得了。”
而别以为只是她一个难受,陈芋汐也一样。她也想两个人一起笑着领奖,只是竞技体育,从来没那么多温情。能上场的只有一个,有时候连哭都只能背过对方偷偷的。
如果你觉得她们从此关系破裂,那可不准确。两人私下是真的亲。训练结束后一起去小卖部买雪糕,比赛前相互打气。有一次全红婵输了躲起来哭,陈芋汐是第一个找到她的。她们抱头哭了好久,那样的画面,你要是看见,一定觉得又心酸又温暖。
最后,关于全红婵的眼神、关于领奖台上的那一抹笑,让我们想到的是“比赛第一,友谊第二”,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的变化,职业运动员难免会有离开舞台的那一刻。带有遗憾,也带有收获。在全妹的那一抹微笑里面,她看到的是她和陈芋汐之间的友谊,而不是竞争。
来源:老J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