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乒首日3场外战全败,男队只剩向鹏一人,今晚对阵德国老将弗朗西斯卡,一旦失手男单就全军覆没
国乒首日3场外战全败,男队只剩向鹏一人,今晚对阵德国老将弗朗西斯卡,一旦失手男单就全军覆没
这次阵容之所以“瘦身”,不是无心参赛,而是全运会备战和本站赛程撞车,核心队员集中退赛,队伍把资源往大赛周期倾斜
从10月21日起,王楚钦、孙颖莎、王曼昱、梁靖崑、林诗栋等先后确认不打蒙彼利埃,球迷心里难免打鼓:这会不会影响积分和观赏性,年轻人扛得住吗
首日的答案有些刺眼:陈幸同0比3输给斯佐科斯,第三局只拿2分;
温瑞博、陈垣宇也先后以1比3不敌韩国选手,国乒遭遇“开门黑”
这不是能力突然蒸发,更像阵容调整带来的阵痛
总教练李隼其实说过,阵容不是简单加减法,而是要看运动员长期发展,他强调“这是基于轨迹的综合研判”,听着冷静,但执行起来注定不容易
今晚的看点很清楚
向鹏对阵弗朗西斯卡,关乎男乒是否还能留在签表里
两人此前交手3次,德爹2胜1负略占上风,上个月澳门赛他还以3比2险胜向鹏
别忘了,弗朗西斯卡曾赢过马龙、樊振东,关键分的手感和经验都在那儿
向鹏是世界第28,正手弧圈旋转强度有115转每秒,接发球摆短成功率82%,这些都是硬底子;
可到了决胜局,他的胜率只有53%,这个短板今晚可能就是最需要被补上的那一刀
我喜欢想起一个对比
2024年突尼斯站,向鹏一路杀进决赛并拿了冠军,那时他反手体系明显更完整,关键分敢出手,敢改变节奏
他不是不能赢老将,而是要在被压着打的时候,及时把节奏夺回来
球员成长从来不是直线,越到夜场,越要靠细节
女单这边,王艺迪、蒯曼、陈熠三个姑娘要先顶住
王艺迪与早田希娜的中日对决是今晚的火线,王艺迪新赛季先后输给伊藤美诚、桥本帆乃香,逆风球这门课还得补
我挺希望看到她把开局的拘谨甩掉,别跟着对方节奏走
早田的强点在正手的连续性和发接发的变化,王艺迪只要把第一板质量顶住,后面就不怕打长回合
蒯曼对金娜英被看好,她是世界第四,稳定度在这份签里算高
但韩国选手在变化上向来不吃亏,蒯曼今晚要把自己的主动性往前压一点,少给对方搓摆找节奏
陈熠对张安也不轻松,别看张安的绝对能力一般,比赛里的韧劲很强,陈熠本赛季赢过孙颖莎,说明她有冲击力,只是要把“起伏”这件事关在门外
赛程从20点开打:蒯曼先上,21点10分王艺迪迎战早田希娜,22点55分向鹏上场,凌晨2点05分陈熠压轴
这一路拉到深夜,像熬一锅火候足的汤,别急,关键在后面
想看直播的朋友,咪咕有信号
这站比赛的气氛也有点“东道主加持”
法国男队的竞争力一下子凸起来,小勒布伦是去年本站的冠军,今年依旧被看作热门之一
他在主场那种兴奋感,会让每个回合都变得更大胆,这对任何对手都是麻烦
另一边,日本队的状态也起伏
伊藤美诚在首日对萨马拉的比赛,第四局领先被逆转,第五局7比2领先又没守住,赛后说是职业生涯的“黑暗一战”
这话很重,但比赛场上就是这样,领先不代表稳,心态一过界,技术就跟着变形
我还留意到技术层面的讨论
技术总监秦志戬提到
林高远的技术全面性仍是队伍需要的,双打战术创新尤其重要,他的状态波动更多是技术改造期的阵痛,并非能力衰退
这话其实透露了一点:队伍在做结构上的调整,短期未必都是甜的
青训组也说过
陈垣宇战术执行力超过预期,但要在成年组再磨两个赛季,时间得给够
从数据上看,陈垣宇反手弹击速度18.2米每秒,接近张继科巅峰期的18.5米每秒,发球轮次得分率38%,这已经很亮眼了,关键还是要把“快”和“稳”拧在一起
案例有时比空话更能说明问题
筱冢大登在首日打阿萨尔,首局慢热丢了,第二局直接11比2打回来,第三局扛到16比14拿下,第四局再锁胜,3比1逆转
这就是年轻人要的东西:调整速度快,敢在分点上咬住
我们看国乒小将,也希望他们在被动里找到那一条突破缝
说到底,大家关心的不只是今晚赢不赢,还有这条路往哪走
阵容的阶段性取舍,是为了更大的周期,运动员的成长别被一两场的冷暖绑架
但话说回来,比赛的情绪是真实的,输球的痛也不会减半
球迷在深夜守着屏幕,就是想看见一个“顶住”的瞬间
截至2025年10月29日14时36分,第二比赛日尚未全部结束,暂未产生最终结果
现在能做的,是把信息摆清楚,把期待放在20点之后:蒯曼开场稳一稳,王艺迪敢一点,向鹏硬一把,陈熠收好尾
如果向鹏能把决胜局的胜率从53%往上拱,今晚就有戏
比赛是最好的人生课堂,关键分会暴露人,也会成就人
当你在凌晨还想坚持看完最后一局,说明心里还有火
愿每个关键分都打得有底气,愿每个失误都被认真对待,愿这支不完整的队伍,仍把完整的斗志带到台前
后面的故事,一分一分写
来源:蓝胖子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