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都跌到“地摊价”了,为何还是无人吃?背后原因分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15:11 1

摘要:我那天早上在苏州早市逛了一圈,摊主手里绕着绳子,眉头也跟着一拧一拧,招呼声比往年少得多。往来的人多是看看就走,不掏钱的比掏钱的多。一个卖蟹的递给我一只三两重的母蟹,说现在三两的母蟹卖31块,比去年便宜三成。他叹气道,过去一天能卖八十只,现在连四十只都很费劲。摊

大闸蟹今年降到地摊价,也没能把货卖完。

我那天早上在苏州早市逛了一圈,摊主手里绕着绳子,眉头也跟着一拧一拧,招呼声比往年少得多。往来的人多是看看就走,不掏钱的比掏钱的多。一个卖蟹的递给我一只三两重的母蟹,说现在三两的母蟹卖31块,比去年便宜三成。他叹气道,过去一天能卖八十只,现在连四十只都很费劲。摊位前的气氛不太妙,便宜也没把人拉回来,明显问题不是只看价格。

仔细往里看,麻烦是叠加的。最显眼的是“阳澄湖”这个招牌,原本是卖点,现在像颗定时炸弹。官方数据说阳澄湖今年产量大约1500吨,可市场上标注“阳澄湖”的货竟然有1.5万吨,按这么算,九成都可能是贴牌或者冒牌。防伪扣翻新花样越来越多,协会和中介一抓一大把,付点会费就能挂个名头。牌子被一层层贴过去,消费者信任被一点点耗掉,再喊“地道”“原产地”,很多人也不太买账了。

再往外走,替代品正在抢市场。节假日期间海蟹订单涨了42%,梭子蟹占了大头。按现在价位算,三两的梭子蟹算下来便宜近一半,很多人图省事,买回家几分钟就能上桌,不像大闸蟹得解绳、拆壳、讲程序。网上热词也变了,人们更搜“容易吃”“肉多”,爱折腾的那拨人明显少了。还有蟹卡的问题——有的人花上千块买了所谓“终身卡”,预约打不通,打通了又说没货,真能拿到蟹的反而少得可怜,连着两年都拿不到,这事儿把消费者烦透了。媒体在10月21日把标价虚高、货不对板、防伪乱象等问题曝光后,平台开始加保证金、规定死蟹包赔,但信任一旦碎了,要补回来不是三两天的事。

把时间往前推,根子有迹可循。夏天异常高温,几位养蟹户说水温像烫脚盆,蟹的生长比正常慢了二三十天。按常理本地蟹该在十月左右成熟,可今年多数得等到十一月初才稳当。于是有人着急了,九月十号前后就有人偷偷把还未成熟的蟹上岸卖,提前了近十天。这样的蟹拆开就能闻出水腥味,膏黄也不饱满,和过去“秋风一起蟹肥”的记忆差很远。被坑过一次的消费者学聪明了:去年的四十五块还吃得满足,今年三十块倒觉得不值,价钱再诱人也难换回信任和满足感。

养殖端也做了些“权宜之计”。为保本有人把养殖密度从每亩1500只提高到2000只,水里的营养跟不上,蟹瘦了,肉和膏都打了折。高密度、营养不足,短期看能省成本,长期把品质往下拉。结果是价格下来了,但销量也跟着走低:9到10月旺季里价格低了三成,可日均销量同比还下降了约45%。与此同时,大家对“十月蟹”的好奇却上来了,相关搜索涨了约60%,大家在搜的是这蟹到底能不能吃值不值得买。

整个行业规模不小,全国相关企业超过2.1万家。江苏一家就占了大概32.48%,再加上安徽、辽宁,三省合计占到全国的58.2%。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就是一次品质下滑,影响会被无限放大。好在行业里也有人在想办法。部分养殖户把目光从鲜活直卖转向深加工,做成熟食、蟹黄酱什么的,蟹黄现在市场价能蹿到五百多元一斤,甚至有出口到柬埔寨的单子。地方也在试新品种,像泰州兴化在推“兴化1号”,姜堰溱湖在直播里做溯源,北方有“南蟹北养”的尝试,像山西、新疆一些沙质池塘养出的蟹被包装成干净、个头整的卖点。

技术上也不是没动静。几场直播里,摄像机伸进蟹塘,把水草、溶氧、投喂过程一项项拍出来,透明度提高了些,多少能缓解信任问题。物联网在部分蟹企落地后,运营成本降了约12%,产品损耗率被压到5%以下。有人给蟹塘装上精准控温系统,换新配方饲料对冲高温,什么时候补草、什么时候加氧都有数据支撑。这样的改变有回报:一些养殖户说蟹现在个头大了,风味物质积累得更足,只是生长期被拉长了,出货节奏得重新安排。

监管也开始动手。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管局在10月24日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并推出了“一秤一码”、强制检定、价格公示和专项巡查等措施。官方的判断是,等到11月初本地蟹集中上市后,日销量有望回到去年同期的85%。这话听着让人稍安,但关键还在于后续的整治能不能真正落地,否则可能只是短期数据回暖,长久的信任没有补回来。

市场里还能听到一些实在的话。有人提议,今年气候影响大,不如把成熟期、产地、每只蟹的来历都写清楚,别再模糊包装;有摊主调整了上市节奏,宁愿晚上出摊先稳住口碑;也有养殖户干脆承认,热得太久,蟹被太阳“拖慢了步子”。直播从塘口到餐桌的完整流程确实能消除一部分疑虑,但在市场摊位前,看着来来往往却不掏钱的人,感觉还是很现实——便宜不够,得有可信和好吃两样才行。周师傅在摊前说过一句话,蟹讲究“时与诚”,听着不像营销话,更像老话。摊主还在那儿绕着绳子转,早市里的人声低了,几只蟹躺在冰柜里,表面冒着细小的水汽。

来源:非常爱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