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卫视还是以重播剧为主,《生万物》10.27东方二轮上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09:39 1

摘要:这部剧去年在网播过,现在才上星,不是因为火了,是因为没别的能播了。

五大卫视的黄金档,现在播的不是新剧,是库存。

10月27日,东方卫视要播《生万物》,杨幂和欧豪演的年代剧。

这部剧去年在网播过,现在才上星,不是因为火了,是因为没别的能播了。

东方卫视前面播的《余生有涯》,张彬彬主演,热度靠热搜撑着,收视率没见涨。

电视台不换剧,不是因为这部剧多好,是因为新剧买不起,排期排不开,观众也不再准时守在电视前了。

北京卫视播《沉默的荣耀》,浙江卫视播《凡人修仙传》,江苏卫视播《灼灼韶华》,这三部剧都不是今年的新剧。

《凡人修仙传》是2023年的网剧,被浙江卫视拿过来重播,剪掉几集,换片头,就当是新剧上星。

这不是创新,这是凑数。

电视台的排播表,早就不是按“谁好谁上”来排,而是按“谁便宜谁上”来排。

新剧成本高,风险大,买断价动不动上亿,还要给演员发红包、做宣传、买热搜,电视台算完账,发现重播剧一集只要十万,播三个月,成本不到新剧的十分之一。

湖南卫视是唯一还装着“想播新剧”的。

它不直接上星,先让芒果TV播一周,等热度起来了,再上电视。

《水龙吟》10月30日上星,但10月23日已经在芒果TV播了。

这不是为了观众,是为了数据。

电视收视率没人看了,但网络播放量还在算钱。

电视台要向广告商证明“我们还有人看”,于是把电视当宣传渠道,网络当收入来源。

电视黄金档,成了新剧的试水池,不是播出平台。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电视上播的剧,主角越来越像?

不是杨幂、赵丽颖、王一博,就是张彬彬、王鹤棣、成毅。

不是古装,就是年代,要么是重生,要么是逆袭。

为什么?

因为这些剧成本低,套路熟,演员便宜,拍摄周期短,后期剪辑能靠模板。

电视台不用动脑子,直接拿现成的片子,套上台标,就能播出。

他们要的不是好剧,是要一个能播满30天、不被投诉、不惹争议的“安全内容”。

观众不是不爱看剧,是不爱看重复的剧。

你家老人天天看《亮剑》《潜伏》《士兵突击》,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战争,是因为除了这些,电视上没别的可选。

年轻人不看,是因为手机里有抖音、快手、B站,随便一刷,五分钟一个故事,不用等广告,不用等下周。

电视的黄金档,八点到十点,本来是全家围坐的时刻,现在只剩电视开着,没人看。

电视台不是不知道问题在哪。

他们知道,但不敢改。

买一部新剧,万一收视跌了,广告商撤单,领导要问责。

播重播剧,哪怕没人看,至少不会出错。

电视台的KPI,不是收视率,是“不出事”。

领导要的是平稳,不是爆款。

所以他们宁可播五遍《琅琊榜》,也不愿冒险上一部没人看过的《生万物》。

你看看湖南卫视的做法,它不是在做电视,是在做流量生意。

先网后台,把热度攒在平台,再用电视当背书,告诉广告商:“你看,我们有传统渠道,也有新媒体。”它把电视当成了品牌工具,而不是内容阵地。

其他卫视连这层窗户纸都不捅,直接躺平,播库存,混日子。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没人提“卫视黄金档”了?

因为这个词早就过时了。

十年前,谁家电视没在八点开《甄嬛传》?

现在,你打开电视,看到的是去年的剧,演员都换了发型,观众早就不在了。

电视台还在用十年前的逻辑,做今天的节目。

他们以为观众还在等,其实观众早就走了,走得干干净净。

他们舍不得放弃电视这个渠道,是因为它还挂着“权威”的牌子。

广告商还愿意为“上星”多掏钱,哪怕没人看,也得播。

他们要的不是收视,是面子。

是“我们还是卫视”,是“我们还能上星”。

可现实是,电视开机率连十年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你家孩子,谁还蹲在沙发前等剧?

他们刷手机,看短视频,听播客,追动漫,甚至自己拍短剧。

电视,正在变成一个没人开的盒子。不是因为内容不好,是因为它不值得开。

你有没有试过,打开电视,想看个新剧,结果发现又是《生万物》?

你心里会不会问一句:这剧,去年不是播过了吗?

不是观众变了,是电视台,还在原地没动。

他们以为守着黄金档,就能守住江山。可黄金档的灯,早就不亮了。

来源:影视伪行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