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吨半书只卖了9000多元,只为再买新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2 05:48 1

摘要:虽然当今实体书店日渐萎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纸质书的读者也越来越少。但我在出版和读书领域耕耘10余年,也结识了不少真正热爱读书、嗜书如命的书痴,而在这些书痴里边,最独树一帜的似乎就是李放先生。他对书的痴迷,似乎真有些“竹林七贤”嗜酒的味道。

虽然当今实体书店日渐萎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纸质书的读者也越来越少。但我在出版和读书领域耕耘10余年,也结识了不少真正热爱读书、嗜书如命的书痴,而在这些书痴里边,最独树一帜的似乎就是李放先生。他对书的痴迷,似乎真有些“竹林七贤”嗜酒的味道。

他似乎不属于这个追名逐利的时代,平时几乎看什么都无精打采,只有看到好书的时候才会两眼放光。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边百城?”而他评价人似乎也从不论高低贵贱,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知识面广不广?读书多不多?”

经过几次深聊,得知李放读大学的时候,把父母寄的生活费,学校发的补助,自己挣的稿费几乎全用来买书。而参加工作后,更是变本加厉,全部工资加上所撰十几部图书(注:据说光天津杨柳青出版的《唯美至上》系列就给出版社带来丰厚的效益,至今仍在各大网站销售)的稿费,二百余部电视专题片的策划费几乎都用来寻书、访书、购书了……

就这样一晃眼几十年下来,在李放的燕郊老宅就真变成了书房“仓库”了,从一楼到阁楼铺天盖地地堆满了六七十个大小书架,地板上柜子上椅子上也都堆满了书刊和报纸,连个转身的地方都很难找到。母亲虽然也是老知识份子,也很爱书,但还是忍不住“抗议”了很多回。李放一是书这么多怕老母亲走路时不小心磕到碰到,二是买书实在透支太多,想着买一些旧书再换一些新书……

于是23年秋天的时候,他联系了通州的一家旧书旧报收购站。但站长让李放自己先称好分量,然后再来拉书买单。李放当时觉得特别惊讶:“难道你们这么大的收购站自己没称吗?”站长说,他们的店开了十几年只对公,不对私,都是单位自己称重。李放从小区员工食堂借了一个磅称,而收购站开来了两辆面包车都满载而归……

站长付给李放7000多块钱,说是一块四毛钱一公斤。后来,李放自己算了一下,这大概是将近六吨的旧书旧报,旧刊物。但24年初春,李放的家里又淤了。他“故技重演”又卖了2000多块钱,前前后后他卖了7吨半的旧书,换了1万多块钱。但转眼就被他换成了《胡适全集》、《三松堂全集》、《郑振铎全集》、《瓦格纳戏剧全集》……

普通书的重量一本大概二三百克,而七吨半的书刊大概合三万七八千册。而大多数读书人的藏书如果能有四五个书柜两三千册藏书占据一面墙就非常惊人了。而李放卖书卖了七吨半真有点“吓死宝宝”的意思。

燕郊的书房刚腾出地方,北京家里的藏书又淤了。于是李放找到了货拉拉。而司机边开车边嘀咕,他在海淀高教区跑了十来年,从来没有拉过这么多的私人藏书。而当货车开到了燕郊家门口的时候,师傅惊讶地发现,车胎都有点瘪。而当他搬着一捆捆书进入书房的时候,吓得快直接“跪”了。

到过李放家的朋友都说这哪里是家?分明是图书馆吗。于是他顺势把家命名为“太白图书馆”,并先后请著名书法家郑碎孟和吴鸿青为图书馆题名。他把图书馆的藏书详细地分为八大类二十五小类,并做了精致的标牌,让人一目了然。

而提起图书馆未来的规划,他说还准备再添加十八大柜的藏书,囊括“大女主”,“大佬”,“大家”,“陈丹青与木心”,“朱良志与美学”等专题收藏。同时,准备开辟书房里的“朋友圈”,把朋友们出的书都专门开列出来:姜国芳、张力、刘强与世说学、孙福万与儒学等等……

说起藏书来,李放似乎总滔滔不绝。他告诉笔者,有一年家人都出去玩了,他请了年休假,买了十块钱的大白姓。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吃了一个星期的开水煮白菜,家人们回来时看他脸都是“绿”的……

李放对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似乎兴趣都不大,而且他在生活中真是笨得可以的人,不会开车,不会做家务,不会玩手机和电脑,甚至不大会做饭和洗衣服,最简单的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而亲戚朋友也总“嘲笑”他是书痴书呆子,甚至是白痴傻瓜。他对此也毫不介意。每每跟他们讲阮咸与猪共饮,刘伶四处喝酒,让书童扛着铁锹,在哪喝死就埋哪儿的故事,而对于李放来讲,读书就像阮咸和和刘伶的喝酒一样,不可一日甚至一时无此物。

这10年来,李放除了上班以外,几乎都足不出户蹲在家里看书,读书,写东西。他为自己写的新书命名为《山河万朵一太白图书馆排行榜系列丛书》,将古今中外最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艺术家,作曲家、文化学者都恨不得“一网打尽”,最认真地请他们上水泊梁山接顺序“就座”。像这样综合性地为古今文化名人大排行,的确前无古人。全书汪洋恣肆,文采飞扬,堪称“几乎跨越所有巅峰的鸿篇巨制”。而且最关键的是极大提高了中国文化名人在各排行榜中的占比,是对西方文化话语权的极致挑战……

太白图书馆(李放藏书)一览

李 放

作家、藏书家、艺术评论家、电视节目策划人

黑龙江双鸭山人。1991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完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班学业。

1987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进入清华大学深造。2005年起陆续出版艺术类专著,其中《唯美至上—中国艺术家之最丛书》连续畅销十年,被称为“大众版中国美术史”。2006年策划中央电视台《军情连连看》“战争与足球”特别节目,并与朱晓雨合著世界杯主题书籍《进攻、进攻、再进攻》。2008年出版《画界无疆—陈逸飞、成法画传》等著作。2013年启动“太白图书馆系列丛书”创作,私人藏书五万余册,涵盖文学、艺术、军事等领域。累计为央视等媒体策划节目超200部,并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千余篇。

选自李强一出版公众号

来源:李放人物排行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