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美国密西西比州59号州际公路上,一辆运送实验用猴的卡车发生侧翻,导致部分猴子逃脱。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美国多次发生实验用猴逃脱事件,从宾夕法尼亚州到南卡罗来纳州,实验用猴的“越狱”闹剧不断上演,背后隐藏的生物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美国密西西比州59号州际公路上,一辆运送实验用猴的卡车发生侧翻,导致部分猴子逃脱。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美国多次发生实验用猴逃脱事件,从宾夕法尼亚州到南卡罗来纳州,实验用猴的“越狱”闹剧不断上演,背后隐藏的生物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一、病毒威胁:实验用猴的“致命武器”
实验用猴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往往携带多种对人类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的病毒。以2022年1月宾夕法尼亚州的实验用猴逃脱事件为例,一辆载有100只食蟹猕猴的卡车与自卸卡车相撞,4只猴子趁乱逃脱。目击者米歇尔·法伦在接触一只逃脱的猴子后,出现红眼、咳嗽等症状,且因手上有伤口,不得不接受为期两周的预防性治疗,包括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病毒治疗。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指出,猕猴极易携带B疱疹病毒,这种病毒可通过唾液、粪便或尿液传播,致死率高达70%-80%。
此次密西西比州逃脱的恒河猴同样存在病毒威胁。当地警方最初称这些猴子携带“包括疱疹在内的疾病”,尽管杜兰大学随后否认,但警方仍强调卡车司机称猴子“很危险”,需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处理。历史上,美国实验室逃脱的猴子曾被曝携带丙肝、新冠等多种病毒,这些病毒一旦传播给人类,后果不堪设想。
二、攻击风险:失控猴群的“暴力倾向”
实验用猴不仅携带病毒,还具有攻击性。密西西比州警方在处理此次逃脱事件时,明确警告这些猴子“具有攻击性”,并射杀了除一只在逃外的其余逃脱猴子。恒河猴体重约16磅(约7.7公斤),虽体型不大,但作为野生动物,其力量和攻击性不容小觑。
2024年11月,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家研究机构发生43只雌性恒河猴逃脱事件。尽管警方最初称这些猴子“没有感染任何疾病,不会造成伤害”,但出于安全考虑,仍要求当地居民关好门窗,防止猴子进入家中。这表明,即使未携带致命病毒,失控的猴群也可能对人类造成物理伤害,尤其是对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
三、管理漏洞:生物安全的“致命缺口”
实验用猴多次逃脱,暴露出美国在生物安全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以南卡罗来纳州的43只猴子逃脱事件为例,涉事机构“阿尔法起源”曾多次发生实验猴逃脱事件,并于2018年因管理疏漏被美国农业部罚款。此次逃脱的直接原因是新员工未关闭围栏门,反映出机构在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上的松懈。
此外,实验用猴的运输环节也存在安全隐患。密西西比州此次逃脱事件中,卡车侧翻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布,但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急刹车等都可能导致猴子逃脱。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猴子的所有者是谁,也不知道是谁在运输它们,以及它们将被带往哪里。这种信息不透明加剧了生物安全风险。
四、公众恐慌:社会信任的“崩塌危机”
实验用猴逃脱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恐慌。在社交媒体上,网友纷纷表达对病毒传播和人身安全的担忧。一位网友评论道:“这些猴子就像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另一位网友则质疑:“美国有这么多生物实验室,谁知道还有多少实验动物在偷偷逃跑?”
公众的恐慌不仅源于对病毒的恐惧,更源于对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不信任。在多次实验用猴逃脱事件中,官方信息往往模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例如,密西西比州警方称猴子携带多种病毒,而杜兰大学则称猴子“不具有传染性”。这种信息混乱加剧了公众的不安,也损害了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公信力。
五、国际质疑:生物研究的“道德困境”
美国实验用猴逃脱事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质疑。一些国家担心,美国的生物实验室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源头。俄罗斯曾指出,美国前脚曝出实验猴出逃,后脚俄罗斯就出现病毒感染,暗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尽管目前尚无确凿证据,但美国的生物研究活动确实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
此外,美国的生物研究活动也面临道德困境。实验用猴作为有感知能力的生物,其使用是否符合伦理标准?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灵长类动物进行实验,认为这违背了动物福利原则。而美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则强调,实验用猴在医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新冠疫苗的研发就离不开实验用猴。
六、未来挑战:生物安全的“持久战”
实验用猴逃脱事件为美国敲响了生物安全的警钟。未来,美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明确运输、饲养、实验等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科研人员和运输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技能。
3. 提升技术手段: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实验动物的实时监控和追踪,降低逃脱风险。
4. 增强信息公开:建立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通报实验用猴的相关情况,消除公众的恐慌和误解。
美国又有实验用猴跑了,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生物安全无小事。只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升技术、增强透明,才能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与安全。否则,下一次的实验用猴逃脱事件,可能带来的不仅是公众的恐慌,更是对人类社会的致命威胁。
来源:养生杂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