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用好“三大市场”助推农特产品出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14:32 1

摘要:今年以来,毕节市立足农特产品资源禀赋,通过稳传统市场、兴电商经济、拓海外贸易,破题产销壁垒,构建起内外畅通、上下联动的农特产品产销新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特产品销量达61.76万吨,销售额突破90.56亿元。

毕节市用好“三大市场”助推农特产品出山

今年以来,毕节市立足农特产品资源禀赋,通过稳传统市场、兴电商经济、拓海外贸易,破题产销壁垒,构建起内外畅通、上下联动的农特产品产销新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特产品销量达61.76万吨,销售额突破90.56亿元。

一是深耕传统市场。通过“走出去拓渠道、引进来促合作”双向发力,在主动摸排农特产品生产企业产能的基础上,组织参与各类产销对接活动,重点推介“天马牛”(天麻、马铃薯、黄牛肉)等特色品牌;深化东西部协作,邀请广州企业实地考察肉牛产业,探索“毕节黄牛肉”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直供模式,推动优势产品精准对接高端市场。创新“三进”宣传模式,推动农特产品进机场、高铁站、高速服务区。今年上半年,天麻销售9305吨、创收3.8亿元,马铃薯销售1.4万吨、创收4525.7万元,牛肉销售2.5万吨、创收10.3亿元。

二是激活电商市场。积极发展农商体旅融合的“直播+”新模式,加速农特产品数字化、品牌化进程,推动农特产品“触电”腾飞。加快推进物流体系同步升级,建设市级冷链物流枢纽中心、县级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大型乡镇种植基地预冷设施,为“云销售”保鲜护航。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专项直播活动6场,孵化电商主体402家;网络零售额23.11亿元,增速23.54%、列全省第2位。冷链设施日趋完善,现有冷库297个、容积99.93万立方米,冷链车407辆,冷链主体295个。

三是拓展海外市场。以大力发展乡村外贸为抓手,动员全市65家次企业参展广交会、新加坡城国际酒展览会等境内外国际性展会,帮助企业学习先进经验、增加品牌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推动脱水南瓜条、马铃薯、苹果、鸡蛋等17种农特产品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韩国等地。今年上半年,全市农特产品出口实绩企业13家,出口额0.78亿元,同比增长188%;农特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比重从2024年的15.7%提升至20%,占全省农特产品出口比重达21%,较2024年提升13个百分点。

(毕节市委改革办供稿)

推荐阅读微编:肖亚琴

来源:贵州改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