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刊审稿周期是由多个环节累积而成,各阶段的效率都会影响总耗时。一般情况下,3–6个月算正常,超过6个月也不罕见(遇到大修或审稿人拖延时甚至可能接近一年)。
“我的论文要等多久才能有审稿结果?”这是每个投稿的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审稿周期直接影响论文发表进度,掌握如何预判期刊的平均审稿时间是每位作者的重要功课。
各大出版社的审稿周期指标
学术论文的审稿流程一般包括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耗时不同,组合起来形成总体审稿周期。通常而言,大多数期刊从提交到最终决定大约需要 3–6个月。
期刊审稿周期是由多个环节累积而成,各阶段的效率都会影响总耗时。一般情况下,3–6个月算正常,超过6个月也不罕见(遇到大修或审稿人拖延时甚至可能接近一年)。
许多出版社会在官网公布审稿周期相关指标。不同出版社的术语略有差异,但常见的有以下几个:
· Submission to First Decision(提交到首次决定):指从稿件提交(收到)到编辑对初次投稿版本做出第一次决定所用的时间。这一“首次决定”包含任何类型的决定,例如直接拒稿(含编辑部desk reject)、送审后的拒稿或修改决定,甚至包括作者撤稿等。各出版社通常以中位数来表示该指标,以天或周为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直接拒稿往往发生在提交后短时间内,这会显著拉低“Submission to First Decision”的中位值。例如某Elsevier期刊官网显示Time to first decision中位仅 12天——这很可能是因为大量稿件在初审阶段被迅速拒稿,从而使首决时间看起来格外短。
· Submission to Acceptance(提交到接受):指从稿件提交到最终被接受的整个周期,用于衡量论文成功接受所经历的总时间。同样采用中位数计算,起始点是投稿的日期,终点是编辑给出“接受”决定的日期,其中包含了稿件可能经历的多个修订版本。因此,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成功录用稿件的平均耗时。
由于经历外审和多轮修改的稿件耗时较长,“提交到接受”的中位时间往往显著长于首次决定时间。例如,一份期刊如果首决中位时间为几周,那么提交到接受可能是数月。
以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lsevier旗下期刊)为例:其官网数据显示提交到接受中位时间约 152天(约5个月)。这表明即便初次决定很快,通过修改直至终稿被录用仍需较长周期。
·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接受到发表):许多出版社(如Wiley、Springer)还提供接受后到正式出版的时间指标,表示稿件被接受后经过排版、校对到在线发布所需的时间。这通常以周计,并反映出版流程的效率,但不属于严格的“审稿”范畴。比如有期刊规定从最终接受到在线出版不超过8周。
注意,以上这些术语在各出版社网站上可能略有不同表述,但核心含义都是相似的。
从期刊官网发现“隐藏”信号
除了直接公布的审稿周期数据,期刊官网上还有一些隐藏信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审稿速度和流程特点。投稿前不妨留意以下几点:
Fast Track(快速通道)选项
有些期刊提供“快速审稿”或“加速通道”服务,通常针对高影响力或紧急课题的稿件。在Fast Track模式下,编辑部会优先处理,缩短各环节等待。例如医学领域的某些期刊或JMIR系列期刊允许作者付费选择Fast Track,以保证在指定工作日内给出首轮决定(如20个工作日,即约4周)。
再如BMJ旗下期刊Gut有快速审稿计划,承诺在7天内反馈最终决定(针对特别优质的研究)。
Fast Track的存在意味着该刊有成熟机制加快流程,是审稿速度较快的信号。但需要注意,Fast Track通常邀约制或有严格条件,并不对所有投稿开放。
平均处理时间/审稿统计栏目
留意期刊主页或“About/Journal Metrics”页面上是否列出平均审稿时间。许多国际期刊会公开关键数据,如“Submission to first decision: X weeks”或“平均审稿周期:X天”等。这些数据往往以图表或数字形式突出展示。
对于我们作者来说,这种官方统计是最直接的参考。如果某期刊网站上找不到任何审稿时间信息,可能意味着该刊审稿速度一般或缺乏透明度,相反,敢于公开数据的往往心中有数。
投稿指南和作者须知
仔细阅读期刊的“Instructions for Authors”或“Author Guidelines”页面,有时其中会透露时间承诺。例如一些期刊在指南中声明:“本刊通常在4周内完成首次审稿并给出决定”;或者规定审稿人需在收到邀请后2周内提交评审意见等。这些文字说明反映了期刊对审稿进度的预期要求。
* 期刊Acta Mycologica对稿件各阶段时间的声明
如果作者须知中明确了时间节点,说明期刊对审稿效率有所重视并进行管理。相反,如果指南毫无提及审稿所需时间,我们就需要参考其他途径来判断速度。
期刊声明的特殊通道
除了Fast Track,一些期刊会提及“Rapid Communication”“Short Paper优先发表”等策略。这表明该刊为特定类型稿件提供加速发表的机会。比如有些刊物针对重要突破性成果设立“快速报告”栏目,承诺尽快评审发表以抢时效。
又如某些会议论文拓展成特刊(Special Issue)的投稿,会走快速流程。如果在期刊页面看到类似关键词(Fast track, rapid review, expedited review, priority publication等),就把它视作审稿速度较快的一个信号。
通过以上渠道的“信号侦查”,我们可以在正式投稿前对期刊审稿效率有初步了解:有无快速通道、有没有公布平均用时、指南中是否提到时间。
上面这些“信号”都像路标一样,指引我们预判前方等待的长短。大家在选择投稿目标时,不妨将这些信息纳入考量哦!
来源:科学补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