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它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但它可防可控,急救的关键在于“快”。本文带您快速
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卒中日。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它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但它可防可控,急救的关键在于“快”。本文带您快速认识卒中,学会识别信号,把握黄金救治时间。防大于治,识贵于早,时间就是大脑。掌握这份指南,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上一道安全锁!
一、认识这个“头号健康杀手”
左侧为健康的脑血管和脑组织,右侧为血管堵塞(缺血)/破裂(出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卒中,就像在我们大脑里发生的一次“地震”。它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缺血性卒中(脑梗死): 占大多数。如同脑部血管“堵车”,血流不通,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
出血性卒中(脑溢血): 是脑血管“决堤”,血液流出血管,压迫脑组织。
无论是“堵”还是“破”,结果都会导致大脑功能严重受损。
预防是关键! 管理好以下危险因素,能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三高”: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基础病,更是卒中的“温床”。
心脏病: 特别是心房颤动,容易形成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
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石: 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限酒、心态平和,并定期体检,将各项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
二、关键时刻能救命:
两个口诀,快速识别卒中
怀疑身边人卒中发作?不要慌!请立刻使用这两个国际通用的口诀进行判断:
1.“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自己或他人突然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则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2.“BEFAST”口诀。
“B”是指平衡(Balance),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是指眼睛(Eyes),突然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者一过性黑蒙;
“F”是指面部(Face),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是指手臂(Arms),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者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是指言语(Speech),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是指时间(Time),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有以上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则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三、立刻就医,抢夺
“黄金时间窗”
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不要犹豫,不要等待! 症状即使暂时缓解,也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是严重卒中的前兆。
立即拨打120! 这是最正确、最快速的选择。
切勿自行驾车! 救护车上的专业急救人员可以在路上就开始初步救治,并能将您直接送往最近的、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卒中中心,避免二次转诊耽误时间。
四、核心治疗:尽快
“打通”血管
对于最常见的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核心是再灌注治疗,即尽快让血液重新流向大脑。主要有两种“打通”血管的利器:
静脉溶栓: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像“疏通剂”一样溶解血栓。必须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越早效果越好。
动脉取栓:针对大血管堵塞,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将导管伸入堵塞处,用支架直接把血栓“捞”出来。这个时间窗可以适当延长,部分患者甚至可在发病6~24小时内进行评估和手术。
关键信息:所有这些高效治疗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早一分钟到医院,就多一分治愈的希望,少一分残疾的风险。
五、科学康复,
重拾生活希望
卒中不是生命的终点,康复是通往新生活的桥梁。科学的康复治疗是减轻残疾、重返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康复要尽早:康复越早,效果越好。发病后3个月内是黄金康复期。只要病情稳定,就应尽早开始。拖得越久,恢复效果越差。
现代卒中康复是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过程,包括:
1.物理治疗(PT):恢复肢体运动、平衡和行走能力。
2.作业治疗(OT):训练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言语语言治疗(ST):改善语言表达、理解及吞咽功能。
4.心理疏导与治疗:应对卒中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康复之路漫长而辛苦,需要患者、家属和康复团队的共同努力。请务必保持信心和耐心,每一步微小的进步,都是走向康复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1]
来源:健康体验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