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放出来后,很多常跑省际线的人立刻就注意到了。简单说,就是多了一班晚上到平度的高铁,时间点挺实用的:晚上七点多,很多白天上班的人下班回家还能赶上。这趟列车连着西安、太原、石家庄这些点,等于是给跨省出差、探亲或者周末短途游的人又添了一条比较直观的线路。买票方
10月28日起,D1677次(西安北开往烟台)在潍莱高铁的平度站开始停靠,晚上19:37到站,停靠时间为2分钟。
这句话放出来后,很多常跑省际线的人立刻就注意到了。简单说,就是多了一班晚上到平度的高铁,时间点挺实用的:晚上七点多,很多白天上班的人下班回家还能赶上。这趟列车连着西安、太原、石家庄这些点,等于是给跨省出差、探亲或者周末短途游的人又添了一条比较直观的线路。买票方式没变,还是走12306,座位信息以铁路售票系统为准。
事情怎么落地的?不是一拍脑门就定下来的。市交通运输局把市民的出行诉求收集起来,向上级和铁路部门正式申请,要求在现有运行图里做调整。铁路方面并没马上说好,而是把运力、运行时刻、站场条件一项项核查,确认在不影响整体运行安全和列车配时的前提下,可以在平度安排一个两分钟的短停。接着又要跟客运、站场管理、信号调度、值班人员沟通,敲定停靠时间段、站台使用、上下车流程这些细节。这些步骤看着零碎,做起来得一步步把风险点掐到最小。
背景是越来越多人在走动。近几年区域往来比以前频繁,既有每天通勤的,也有周末赶回家的需求。大城市往周边中小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有时候衔接不好,晚点到站、换乘等待时间长的情况不少。地方交通部门根据群众反映和客流数据,觉得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停靠点,能提高便利度、节约时间、盘活铁路运力。D1677在平度加停,看起来就是这种思路的实际操作。
放大到具体影响,晚上19:37到平度这个时段,对很多人来说很贴心。过去从外地到济南东再辗转到平度,常常得拼很久的换乘时间或者等更晚一班车。现在少了一道折腾,尤其是周五下班或节假日返程的人,安排上弹性更大。对探亲访友的人也省了不少力气,直达或者少换一趟就能把行程压缩,行李也少搬几回。旅游的人也乐意,把时间用在玩上,不想在车站浪费。
实施当天,平度站和相关售票渠道都同步更新了信息。站内的广播、电子屏、人工值班都提前做了提示,确保旅客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趟车会停。两分钟时间紧凑,但按铁路的操作规范,足够上下车和收发行李。现场有工作人员引导换乘旅客,尽量把拥堵和误车的概率降下来。对乘务组来说,这样的短停要求配合要到位,门开关、检票、行李放置都得像计时赛一样顺利。
这次调整也改变了沿线的客流结构。小城镇晚间回程的人数明显上升,接站的家属和商户活动时间也跟着往后挪。对铁路调度来说,加入一个停靠点意味着在编排时刻上要更精细,避免因为一点点时间上的堆积导致列车连锁晚点。各方在做这个调整时,都做过反复的模拟运行,确认不会把问题从一个地方推到另一个地方去。
再聊些细节。乘客在12306上看到班次新增经停后,会关注换乘指引、站台落脚点、步行距离等。车站在公布信息时也把这些一并说明:哪侧下车、换乘通道在哪、是否需要取票或验票等。平度站在这些方面的准备比较理性,指示牌和现场提醒能帮人减少疑惑。出门在外的人,尤其是晚间到站的,看到清楚的指引会安心不少。
说到技术上的配合,信号、站场时段、工作人员排班这些都得对上。两分钟虽短,但对列车运行节奏有讲究,尤其是在高铁线上,任何多一点的停车都要在总图里平衡好。市交通运输局这回能争取到加停,说明地方对民生诉求的反馈在变快,也说明铁路在面对细分需求时可以有弹性,不过这种弹性是有边界的,必须以安全和全网运行稳定为前提。
对于普通乘客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少等一趟车,少跑一次腿,尤其是跨省行程多、时间紧的人,能省下不少精力。有人会觉得,这就是把生活安排得顺手一点,忙了一天的人回到家时心情都好一点。出门前记得再确认票面、查询当天车次是否正常,现场广播和电子大屏是到站最实时的渠道。
后续这类调整不会一劳永逸。站方会持续监测上下客数据和列车准点情况,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再做微调。旅客的建议也会作为参考,可以通过车站或市交通运输局反映。信息来源方面,平度交通发布了这条消息,平度融媒也做了整理。买票还是老规矩——用12306APP或车站窗口,具体座位和余票情况以铁路售票系统为准。
来源:大事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