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中经开区四川巨星铭创科技集团,无人生产线如银龙游走。机械臂起落间,每日超万平方米铝单板发往全国。
长风浩荡,催生万千气象。
巴中经开区四川巨星铭创科技集团,无人生产线如银龙游走。机械臂起落间,每日超万平方米铝单板发往全国。
光雾山上,“亚洲最长天然红地毯”恣意燃烧。红叶节科技嘉年华中,人机共舞《翻山铰子》,古老非遗与现代科技破壁交融。
巴中恩阳机场,银鹰次第腾空。航迹如笔,贯通南北西东。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列全省第八。
冬春轮转,奋斗不歇。
巴中以“整合资源、集成能力”为基本路径,在现代化征程中劈波斩浪,书写壮丽答卷。
产业集群“上大分”
这个秋天,“川超”成为顶流。巴中市体育中心内激情澎湃,场外更是“新质”飞扬。
“无人机”“芯片”“等离子电火灶”……“川超”场外的巴中“工业产品盒子”展台前,阵阵惊呼中,巴中“智造”炫酷亮相。
激战正酣时,五公里外的巴中铭诚微电子科技公司,5G+数智焊线车间正安静运转。画锡机作业台上,电光微闪,“哒哒”轻响,焊枪移动,锡珠精准落点,将芯片“缝合”在基板上。
这套“数字裁缝”系统,误差控制在微米级。作为全市首家5G智慧工厂,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依托自动化设备与智慧“大脑”,公司芯片年产量可突破20亿颗,畅销沿海各大城市。
智慧工厂生产忙,钠电产业捷报传。邻近的巴中钠电产业园区传来喜讯:钠电产业基金完成对深圳晟钠新能源公司的首期1000万元股权投资。
巴中钠电产业园(资料图)
今年6月,国内钠电负极材料头部企业佰思格在巴中经开区点火投产。钠美、晟钠、电池防爆壳体等项目相继签约,更多优质项目正在对接。巴中钠电产业正从“0”到“1”,蓄势待发。
从炫酷展台到智慧工厂,再到钠电布局,巴中的“新”变化清晰可见。
发展新质生产力,巴中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优选“5+2+3”产业体系及19个细分赛道,极速推进。
追风逐绿。通江县兴隆镇鹰龙山巅,山风涌动。全市首个风电项目——通江兴隆风电项目正加速推进。经过周密准备,31号风机加快吊装。目前,项目已完成5台风机安装。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4.87亿千瓦时,年产值约1.5亿元。
向阳而生。巴中经开区南江园区内,三一硅能·南江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线有序运转。一块块光伏组件陆续下线,将阳光转化为绿色电能。
低空起飞。巴中低空经济产业园的4号厂房即将交付,这个130亩的园区将形成从研发制造到试飞赛事的完整产业链。作为四川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地,巴中快速引进领军企业纵横股份,建设产业园,抢占“新风口”。
聚焦农业科技,端牢中国饭碗。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擘画农高区战略,提出“将巴中打造成引领秦巴地区的生态高效农牧业示范区”,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将清晰明确的发展“线路图”刻画在这片土地上,巴中农高区以实干作答。以“高端肉制品、生物育种、特色食用菌”为切口,融圈建链,推动农业现代化。
深秋,四川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朵朵银耳经过道道工序,变身面膜,通过线上线下走进千家万户。
农高区明确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青峪猪、山地梅花鸡、巴中云顶茶、通江银耳等六大主攻单品,以“链式思维”做强产业。
四川德健南江黄羊食品有限公司精深加工车间(资料图)
从田间到企业,从工厂到科研机构,巴中处处流淌着农业科技活力,展现着现代农业生机。
新理念、新突破。今日巴中,新质生产力光芒闪耀。
文旅融合“连古今”
光雾山拥有“亚洲最长天然红地毯”,而北京香山红叶被誉为“北京十六景之一”。“中国红叶最强CP”携手,会书写怎样的秋日双生华章?
10月26日,第二十三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我把红叶寄给你”全球传递活动北京站在香山公园举行。
南北红叶联动,数十家媒体直播,百万网友在线观看光雾山“红叶火炬”在香山的传递。
此类关注于巴中而言并非偶然。
从巴人文化艺术节延续文脉,到《探寻古蜀道》第二季走进恩阳古镇,沉浸式呈现古镇风貌,累计观看超200万人次,再到本届红叶节启动,巴中文旅热度持续攀升。
热度背后是资源的支撑。巴中拥有1处世界地质公园、1个5A级景区和21个4A级景区。巴文化、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在此交融。
将关注转化为持续吸引力,巴中不断创新表达方式。
恩阳古镇
“恩阳梦华录”主题街区以宋代《东京梦华录》为参照,在新场街打造800米长的“时空折叠带”,与北岸明清建筑群遥相呼应,形成“一河两岸·古今共生”格局。游客从半日游转为全天游,开街4个多月来,游人如织。
以新场景带动新动能,在巴中已成常态。
近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公布的“2025数智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中,“恩阳科普大视界”项目成功入选,并作为全省唯一案例荣登榜单。
年初,恩阳科普大视界正式开园,以“文旅+科普”的融合创新模式,打破传统的静态观光模式,构建一个可触摸、可互动、可沉浸的文旅新场景,完美诠释了“旅游即学习,体验即收获”的现代理念,迅速成为文旅新地标。
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是工业遗存改造的代表。2023年,在原巴中丝绸厂旧址上焕新开放。70亩土地上,老厂砖墙被修整,生锈机器成为景观雕塑,历史痕迹与当代活力在此交融。
南江县断渠公园演艺中心,新推出的大型剧目《幻享·米仓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幻融合,借助智能声光电与裸眼3D技术,呈现巴文化历史脉络。剧目所在地配套建设了灯光喷泉广场、美食街、游乐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多样选择,助力夜经济发展。
恩阳科普大视界、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南江“幻享·米仓道”文旅综合体等一批文旅新场景,让巴中消费潜力持续迸发。
新场景、新业态,深度重塑产业焕新与价值蝶变。
日前,第七届M30全国民宿协会会长走进巴中暨一五九米仓民宿投资洽谈会在巴中文旅示范区举行。会上,“中国民宿发展智库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一五九米仓民宿”区域公用品牌启动两大重磅消息揭晓,意味着巴中民宿产业从“单点探索”迈入“品牌化、系统化发展”新阶段。
不只民宿,巴中正积极打造川东北地区的旅居养老承接区与聚集区。
天马山森林康养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南江县“云顶茶乡游·康养净心地”入选2024年四川省林草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优秀典型案例名单;
光雾和谷国际森林康养小镇入选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
巴中文旅产业正以融合之笔、创新之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城居品质“节节高”
秋日阳光正好。“走,去运动。”巴中经开区市民陈勋响应骑行群号召,“去新公园,骑行10公里。”
新公园,就是巴中经开区西溪湿地公园,占地约500亩,犹如一块碧绿翡翠,镶嵌在5个大型居民区之间。
“现在环境好、城市美,再也不用开车去别处逛公园了。”群众喜不自禁。
新公园、新面貌、新城市。巴中已建成公园21个、广场18个、绿道68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省第一。城市在绿意中焕发新生机。
大型商圈、特色商业项目既聚人气,也提品质。
巴中市体育中心(资料图)
作为主城区,巴州区先后招引王府井商业综合体等商贸项目20余个,高标准建设津桥湖、中轴线、滨河经济3个50亿级商圈,打造一批特色街区、15分钟消费圈等“生活共同体”,城市面貌不断升级。
火热商圈,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到周末节假日,餐饮店门口排长队随处可见。”市民王欣源说,“巴中有吃的、有耍的,有现代化气息,又不像大城市拥堵,住起来安逸。”
以消费向新促城市向新。巴中还将打造2个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6条特色商业街、4个城市商圈。
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也是城市“大动脉”。
10月28日,随着长龙航空GJ8507次航班降落在巴中恩阳机场,标志着杭州—巴中—兰州航线首航成功。如今,巴中通航城市达16个,“空中走廊”越拓越宽。
自2019年巴中恩阳机场首航圆了老区“飞天梦”,6年间,这座年轻机场增速亮眼:202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增速全省第四。
航空价值延伸至货运。清晨的货运区,生态黄羊、通江银耳等特产借“空中丝路”直抵上海、广州等地,“巴中味道”香飘全国。
航空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新引擎。巴中已培育5家道路货运规上企业,联合成立公司推进数字物流,物流潜力全面激活。
从空中到地面,机场+高铁一体化枢纽已在巴中建成。
2024年,巴南高铁开通,这条“钢铁巨龙”已通达39城,巴中段累计到发旅客421.12万人次。
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重庆工业配件快抵巴中车间,老区生态游吸引外地游客。“同城效应”让巴中与成渝经济圈联系更紧,幸福感随列车飞驰升温。
高铁飞驰、高速织网、航空拓路、低空创新……流动的巴中,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便捷的交通,绘就新时代振兴发展新篇章。
开放合作“越山海”
以世界眼光看巴中,开放之势乘风愈疾。
聚焦建设开放合作典范地,巴中把开放合作作为“关键一招”,一以贯之。
在天府新区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大厦,巴中企业(成都)幸福中心总部基地一片忙碌景象,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连线巴中政务服务中心,帮助签约企业完成营业执照登记。
这一幕,正是幸福中心提升成巴协作水平、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切片。
巴中企业(成都)幸福中心,是巴中精心打造的离岸孵化中心,也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五区共兴”部署的创新载体,更是巴中在蓉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自去年10月运营以来,四川车轴草网络科技、基底生物科技等16家企业先后入驻,3家科企完成备案,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稳步推进。
除总部基地外,在蓉在巴还分别设有1个前哨基地和7个在地孵化中心,全面为企业提供支持,以协同开放之力夯实“成都孵化、巴中转化”的根基。
“幸福中心提供的免费甲级办公空间,满足了我们游戏团队对协作环境的需求,完善的配套让我们专注研发。”四川车轴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林枫说。
风起时,山海行渡自有方。如今,全市产业链已具规模,高质量项目源源不断注入这片热土。
聚焦今年三季集中签约会,从项目现场可读懂巴中开放的诚意——
三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在各县(区)工业园区举行。会场上,企业家坐在前排,聚光灯下,接受一座城的礼遇。让“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依法保护好企业家和企业”的承诺,化作企业可触可感的实在温度。
看方位、方向、方法之变,巴中在开放中整合资源,在合作中集成能力,形成与全国乃至国际接轨发展的强大合力。
俯瞰巴城
坚定“一市四区三地”战略,巴中扎实推进主导产业“融圈建链”,油气资源、钠电产业、低空经济等项目落地投建,“一片红叶”远飘世界。
实践证明,开放合作是必然选择,整合资源、集成能力是不二法门。
招商引资激发活力、智改数转提供“智”力、“巴蜀好运”降低物流成本、海关窗口拓展海外市场、高规格赛事彰显活力……一条条以“产业”“文旅”“科技”命名的纽带,在巴中与世界的交流中更加坚实。
开放可平山,合作能渡海。在巴中,一系列合作机遇和创新改革正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构想转变为现实。
步履不停,初心如磐。追梦路上,巴中聚力前行,加速赶超!
巴中融媒记者 张维 翁凯 张永龙 牟柯 姜春 严波/文 夏雨/图
来源:金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