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辽宁选美冠军被吐槽像大姨,网友:我奶奶看了都摇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07:41 1

摘要:有人说她腰有点粗、腿不算长,脸型偏方,跟大家印象里那种又高又瘦、气质温柔的选美冠军完全不一样。还有人调侃她走路姿势小心翼翼的,像是在澡堂子里怕滑倒一样,一步一步试探着走。

最近,辽宁选美大赛的冠军张倩火了。可惜火得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被网友吐槽了。有网友直接说:“这个冠军的颜值,我奶奶看了都摇头!”

2025全球中华小姐辽宁赛区一公布结果,评论区一下就炸了。冠军张倩的现场照片和视频刚出来,网上就开始疯狂吐槽。

有人说她腰有点粗、腿不算长,脸型偏方,跟大家印象里那种又高又瘦、气质温柔的选美冠军完全不一样。还有人调侃她走路姿势小心翼翼的,像是在澡堂子里怕滑倒一样,一步一步试探着走。

辽宁本地网友情绪更冲:“咱东北姑娘哪一个不是又高又大气?这冠军一出来直接没牌面了!”“我们小区跳广场舞的大姨,都比她有选美味儿!辽宁是没人参赛了吗?”

这些话背后,其实就是一种“面子”情绪。大家觉得选美冠军代表的是“辽宁美女的形象”,但张倩的外形,明显跟他们心里的期待对不上。

让辽宁网友更膈应的,其实不是颜值问题,而是“户口”这事。有网友扒出,张倩的户籍在北京,既不是辽宁本地人,也没在辽宁长期生活或工作过。

大家一看,立马不干了:“这选的是辽宁赛区冠军,怎么能让外地人拿?这不是糊弄人嘛!”本来还只是吐槽她长相,这下直接升级成对比赛公平不公平的质疑了。

很快,各种阴谋论就冒了出来:“这是收了钱吧?”“资本的力量就是不一样。”更有业内人士爆料,这种地方级的选美比赛,很多时候谁赞助的钱多,谁就更有机会拿冠军,所谓的“综合素养评分”,很多都是走个形式,“价高者得”早就是潜规则。

风波也不仅仅局限在辽宁。西安和四川赛区的冠军也被网友翻出来批。有人说西安冠军“表情僵硬,像蜡像”。四川冠军则因为看起来有点成熟,被调侃“像隔壁大娘”。网友甚至编段子调侃:“东北的虎,西北的狼,四川的大娘,这届选美是集体翻车了吗?”

面对越来越热的争议,赛事组委会终于开口了,表示会“重新核查这次辽宁赛区的评分流程和结果”。

同时,主办方也紧急回应,解释说张倩能赢是因为“学识、公益经历等综合素质突出”,而不是单看颜值。

这个说法,让人不禁开始琢磨,选美比赛到底是选啥?难道是选脸型、选网红脸吗?有传言说,张倩来自军人家庭,还受过高等教育。

这种背景,评委可能觉得比标准的网红脸更有分量。毕竟,军人家庭代表着纪律、坚韧和稳重,这些可是几十年磨砺出来的,不是单靠外貌能表现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这件事也让代际差距暴露出来。老一辈人看张倩,觉得她“长得正,亲切自然”,有种传统美感里的端庄和踏实。

但年轻一代看多了手机滤镜下的“蛇精脸”和“大长腿”,觉得张倩这种样子,完全不合潮流。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那种标准化的、靠数据和流量堆出来的“美”。

她去逛早市,啃糖葫芦,砍价买橘子。她开直播,在路边摊煎鸡架,油花四溅;她还说自己上班的地方是个社区托管班,月薪四千。

这种毫无偶像包袱的真实感,迅速改变了网友的看法。大家开始觉得,这个“看起来不太像冠军”的女孩,反而有一种久违的、真实的生命力。

她的胜利就在于不装、不怕。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叫“张倩效应”:那些不完美的人,反而让人更愿意相信她。张倩红的不是颜值,而是戳中了大家对“反完美”的认同感。

这场因为选美冠军掀起的风波,最后竟然以一种谁都没想到的方式收场。它让人看清了一个现实,现在的社会,一方面被“网红脸”绑得死死的,对那些不符合标准模板的人,嘴都挺毒。可另一方面,我们又特别想看到真实的、有人味儿的美。

张倩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把这种矛盾照了个明明白白。她的不完美,反而成了戳破滤镜世界的那根针。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美,不是一个样子,也不是靠数据量化的东西。真正的美,藏在一个人的言行里,藏在她被质疑时的那份坦然,更藏在她热爱生活、接地气的样子里。

网友说:其他选美女生都是整容脸,只有她是纯天然的所以胜出,没毛病

网友说:看来大辽这评比主要是评的内心美

网友说:起码这个有辨识度,那些锥子脸我一个分不清

或许我们都该好好想想:我们的审美,真的被手机里那些“标准答案”给限制住了吗?选美比赛的意义,到底是选一个完美的“商品”,还是选一个能代表地方精神、能和大家产生共鸣的“活生生的人”?

对此,你怎么看?你心中的美,又是什么样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