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可控核聚变产业正从“主题炒作”转向 “订单驱动” 的实质性阶段。BEST项目明确的时间表和已启动的招标,为产业链上的核心公司带来了清晰的业绩预期。
当前可控核聚变产业正从“主题炒作”转向 “订单驱动” 的实质性阶段。BEST项目明确的时间表和已启动的招标,为产业链上的核心公司带来了清晰的业绩预期。
1. 安泰科技 - 核心材料与部件龙头
核心逻辑:公司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中国EAST装置的核心材料供应商,直接提供偏滤器全钨复合部件等关键产品。作为材料领域的“国家队”,其技术壁垒极高,将最直接受益于聚变装置的批量建设。
最新进展:产品已在实际运行的装置中得到应用,技术成熟度高。
2. 永鼎股份 - 超导磁体核心供应商
核心逻辑:超导磁体是托卡马克装置成本占比最高(约28%)的核心系统。永鼎股份拥有独特的磁通钉扎技术,致力于研发用于核聚变堆的高载流超导带材,是未来超导磁体大规模制造的关键参与者。
最新进展:正推进超导材料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技术路径明确。
3. 中国核建 - 工程建设绝对主力
核心逻辑:作为中国核电建设的王牌军,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核级工程经验。未来所有百亿级聚变装置的建造与安装,都离不开中国核建,是产业爆发确定性最高的受益者。
最新进展:已明确表示将依托核电经验,积极拓展聚变建造业务。
4. 东方电气 - 重型主机设备制造商
核心逻辑:具备制造真空室、杜瓦容器等大型核心结构件的能力。其强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实力,使其能够承接聚变装置中最重、最核心的主机设备订单。
最新进展:在托卡马克装置的大型锻件焊接、加工等关键工艺上已有技术储备。
5. 上海电气 - 全产业链巨头
核心逻辑:与东方电气类似,同为综合装备制造巨头,在电源系统、大型真空容器制造等方面有全面布局。其规模和技术实力使其能够参与多个聚变项目的不同子系统。
最新进展:以托卡马克技术路线为主,已解决多项低磁材料、真空容器加工难题。
6. 西部超导 - 高端超导材料领军者
核心逻辑:国内高性能超导材料的龙头,产品已应用于多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在需要极高磁场强度的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其高端超导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最新进展:技术国内领先,是CFEDR等未来大型项目超导磁体的核心潜在供应商。
7. 合锻智能 - 核心部件制造预研者
核心逻辑:公司已积极参与聚变堆、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的制造预研工作。这表明其已深入产业链研发环节,有望在后续招标中抢占先机。
最新进展:从预研阶段切入,具备先发优势。
8. 王子新材 - 电源系统直接受益者
核心逻辑:公司生产的电容器已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套核聚变项目的磁体电源系统,并实现首笔订单交付。这是“订单驱动”逻辑的完美体现,证明了其产品的直接应用。
最新进展:已实现订单交付,业绩兑现路径最短。
9. 应流股份 - 新布局的材料新锐
核心逻辑:公司计划成立合资公司,专门从事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的开发与销售。这表明产业资本正积极涌入,公司有望成为该领域的新生力量。
最新进展:从战略层面进行新业务布局,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10. 东方钽业 - 关键特殊材料供应商
核心逻辑:子公司研制的热压ITER铍材已通过认证。铍材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子反射层材料,在聚变装置中有关键应用,技术门槛高。
最新进展:产品已通过国际权威认证,进入国际供应链。
风险提示:核聚变商业化是长周期事业,技术路径和商业化时间表存在不确定性。相关公司业绩释放需要时间,当前市场热度较高,需注意投资风险,避免盲目追高。
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