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迎来重磅政策,证监会10月27日发布的“23条”措施,从股票发行到退市全程为散户投资者织就一张安全网。
中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迎来重磅政策,证监会10月27日发布的“23条”措施,从股票发行到退市全程为散户投资者织就一张安全网。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八方面提出23项具体措施。这份被称为中小投资者保护“23条”的文件,是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23条”的出台,直接响应了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的要求。这些措施贯穿发行上市、公平交易、纠纷化解等各个环节,旨在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中小投资者保护已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数量众多,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亿万家庭的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市场信心和整体稳定性。
证监会表示,《若干意见》按照“针对核心关切、力求务实管用、于法有据”的思路制定。
政策设计聚焦于中小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力求提出“硬招”“实招”,并注重与现行法律体系以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的衔接配合。
“23条”政策构建了一个全链条、多方位的投资者保护体系,覆盖了从发行上市到终止上市的全过程。
发行上市环节:在“入口端”,《若干意见》提出了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提升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等措施。
新政要求研究提高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的配售比例,从严限制故意抬高或压低报价的询价机构参与首发证券网下询价配售。
同时,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严格落实信息披露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精简优化招股说明书内容。
交易环节:为营造公平交易环境,《若干意见》提出全面优化融资融券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
新规要求加大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的信息核查力度,完善异常交易监控标准,针对性强化交易监测监控。
同时,加强证券期货经纪业务监管,严禁为个别投资者提供特殊便利,确保所有投资者在统一的规则和通道下进行交易,维护市场公平性。
退出环节:随着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推进,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备受关注。
《若干意见》从三方面健全了退市过程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
一方面,强化对存在退市风险上市公司的持续监管,督促其充分揭示风险,强化股票异常交易监控,防止非理性炒作。
另一方面,强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中的投资者保护,引导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主动采取先行赔付或其他保护措施。
同时,强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中的投资者保护,要求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提供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措施。
经营机构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若干意见》多方面压实了经营机构责任。
引导经营机构提供更多适合中小投资者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其加强投研核心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建设,提供与中小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配的产品与服务。
督促经营机构落实投资者教育服务与适当性管理责任,将投资者教育嵌入业务流程,向投资者销售金融产品前应当深入讲解业务规则,阐明重要合同条款,充分提示风险。
特别强调了对格式条款的解释争议,支持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法作出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的解释。
如果经营机构因提供产品或服务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无法证明已依法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的,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判令其对中小投资者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在维权与纠纷化解方面,《若干意见》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
进一步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推动证券监管部门与人民法院证券期货纠纷“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全面落地实施。
推动完善“示范判决+批量调解”工作机制,通过委托调解等方式高效便捷化解群体性纠纷,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充分发挥民事诉讼的功能作用,鼓励当事人通过普通代表人诉讼等制度解决证券期货矛盾纠纷。
支持、配合人民法院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推动构建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工作机制。
此外,《若干意见》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保护机构的职能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投服中心累计支援投资者提起訴訟90件、提起普通代表人诉讼19件、参与特别代表人诉讼4件,支援6万余名投资者获赔约28.95亿元。
此外,累计提起股东代位诉讼11件,为投资者挽回损失约11.5亿元。
为更好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若干意见》提出要丰富投资者保护机构支持中小投资者维权的具体场景。
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在上市公司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等程序中,接受中小投资者委托申报民事赔偿债权、参与表决。
强化典型案例示范作用,丰富投资者保护机构提起支持诉讼、股东代位诉讼等制度实践。
要求投资者保护机构向上市公司发出质询函或提起相关民事赔偿诉讼时,依法以适当形式对外公告行使股东权利以及提起民事诉讼的有关信息。
《若干意见》还特别关注了投资者回报问题,推动上市公司增强投资者回报。
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多措并举引导上市公司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施一年多次分红,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2.3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意识不断增强。
《若干意见》明确将对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具体而言,将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等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严厉整治各类不利于投资者保护的市场乱象,依法从严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违规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短线交易等违法行为。
特别强调要打击通过自媒体平台等渠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等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执法协作,合力打击侵占、挪用私募基金财产,以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等违法犯罪行为。
《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证监会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持续强化工作协同,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
中小投资者保护的“23条”政策框架,不仅为投资者权益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也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这些措施逐步落实,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广大中小投资者将能在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中进行投资决策,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来源:原点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