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前,陪老家友人游泰山,夜宿泰山脚下某宾馆,晚餐时,见到菜单推荐的“泰山三美”,便点下这道特色菜,说是尝个鲜。吃到最后,感觉还缺一道菜,没见到“泰山三美”,便问服务员,服务员指着桌上的沙锅说,你们连汤都快喝完了,这不上了吗?老家人一阵玩笑,说这“泰山三美”原
地处泰山山脉的人们,没豋过泰山未必遗憾,但豋过泰山或到过泰安,没品尝或不知道“泰山三美”的,应该是个缺憾。
(吉水摄)
多年前,陪老家友人游泰山,夜宿泰山脚下某宾馆,晚餐时,见到菜单推荐的“泰山三美”,便点下这道特色菜,说是尝个鲜。吃到最后,感觉还缺一道菜,没见到“泰山三美”,便问服务员,服务员指着桌上的沙锅说,你们连汤都快喝完了,这不上了吗?老家人一阵玩笑,说这“泰山三美”原来就是在家常吃的“黄芽菜豆腐汤”(黄芽菜是江浙一带方言中对白菜的别称)。
我对友人说,可不是这么回事,但我说不好,还是由服务员介绍。多少年过去,服务员对“泰山三美”神采飞扬的一番说道至今难忘。她说:
“泰山三美”是泰安的特色美食,主要是白菜、豆腐和水三种当地物产的结合。历史悠久,作为一道食品的名称,可追溯至汉代,与帝王封禅活动相关,至今已有约2000年历史。其中的白菜,又叫“城白菜”或“象牙白”,颜色光洁,白中透出淡黄,体大,心实,清脆,口味鲜美、通肠利胃、除烦解酒;豆腐由小石磨推沫,用泰山水成浆,制作工序讲究,口感特点无苦味、涩味,细嫩似玉,有如羊脂;最讲究的是水,女服务员说,我们饭店制做这道菜用的是泰山王母池附近的涤尘泉泉水,富含有益人体的多种矿物质,其他任何水,我们都不用。
泉城人毗邻泰山,但享受地道的“泰山三美”,其实也是不可多得。多年前的记忆一直是个难忘的念想,昨天和朋友闲聊,说起泰城往事,自然说到记忆并未尘封的“泰山三美”,毫不犹豫的节奏,驾车寻味泰城。
(吉水摄)
寻找白菜豆腐水的功夫,又长见识了,泰安石磨豆腐的身家如今可不一般,其传统制作技艺于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往泰山脚下的涤尘泉取水,更是一餐文化典故饕餮,该泉位于王母池西南侧,为泰山七十二名泉之一,《山海经》记载泰山古环水之滨,东接王母池,西近老君堂,积岱岳之丽区山水精华,清澈甘冽,有洗尘涤虑、正身清新之功效。涤尘泉还有一个美丽传说。道教神话中,西王母不仅是掌管不死药、庇佑众生的创世女神,更是道教女仙之首。传说世间女子得道登仙,必须先至王母池拜谒王母娘娘。其时,九天玄女会自王母池中现身,以王母池泉水为这些女子梳洗打扮,掸去一路风尘后参拜王母。此处后来涌出一股清泉,王母娘娘赐名为涤尘泉,专为众仙女洗涤尘世烦恼、澄净心灵。今天的涤尘泉亭年重建于2020年,亭柱对联:“清分王母瑶池漪,碧影天门凤岭霞”,内涵“王母池”、“天门”等神话色彩和地理标志性元素,展现泰山周边诗意般的自然景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域文化尊一方神,泉不醉人诗醉人,令人心生穿越时光隧道神游之感。
“泰山三美”的制作,虽没有如“扬州炒饭”那样的配方标准,和而不同,当地人因饮食习惯而异,制作方式多样,简朴但不失考究。
(吉水摄)
方式1:将豆腐上笼蒸约10分钟,取出沥水后切成片;白菜心撕成小条状,沸水锅中焯过;炒锅放猪油,烧至五成热,下葱、姜未炸出香味;放入鲜汤、盐、豆腐、白菜烧滚;撇去浮沫,加味精、淋鸡油。
方式2:使用沙锅器皿,先在锅底铺一层白菜,在其上加一层豆腐,如此逐层加入食材,再加入涤尘泉水,不放任何葱姜蒜等调味品,不用食油。先以急火烧开,而后文火慢炖一小时,起锅食用前,加入少许盐。原汁原味享用“泰山三美”,单独品尝,聚精会神,调动舌尖味蕾神经,你会飘飘欲仙,品出非遗文化珍馐美馔的独特口感。
游泰山错过“泰山三美”,是一个不知道的遗憾,很遗憾。当下,各地发展经济,开发文旅项目,这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齐鲁大地是一篇大文章,泉城的特色美食久有名望,如,甜沫、油旋即是济南地方美食中的小品大滋味,大米干饭把子肉如今也随超意兴快餐店,闯进北京城,并跃跃欲试海外市场,这篇文章可写的题材内容很多,需要用心,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意。(作者:吉水)
来源:小模型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