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质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堪称 “火上浇油” 的典范。9 月 11 日晚,他直接喊话罗永浩,说点的十三道菜里没一道是预制菜,还连说三遍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甚至晒出就餐小票,强调罗永浩当时反馈 “挺好” 还积了分。
原来“罗永浩曝光西贝预制菜”事件都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如今这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大战”,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看似是贾国龙自信硬刚,说话“有理有据”,但实则是西贝惨败。
想想贾国龙能带着西贝一路做到现在的全国连锁,说没有实力那肯定是假的。
只不过他却“蠢而不自知”,自己那“战斗型”性格既然他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也能让他从现在的位置上摔下去,那真相到底如何呢?
事情得从一顿饭说起。那天罗永浩带着同事去西贝吃饭,之后吐槽是预制菜。
面对质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堪称 “火上浇油” 的典范。9 月 11 日晚,他直接喊话罗永浩,说点的十三道菜里没一道是预制菜,还连说三遍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甚至晒出就餐小票,强调罗永浩当时反馈 “挺好” 还积了分。
这波操作非但没平息争议,反而让网友的吐槽更猛烈了。
罗永浩也没惯着,9 月 12 日连发 26 条微博回怼,直接甩出 10 万元悬赏令征集西贝预制菜证据。当晚的直播更热闹,10 多万人在线围观他展示从西贝后厨拍到的 “猛料”:保质期 18 个月的冷冻鱼块、标注 “堂食袋装” 的牛肉片,还有员工私下说 “10 分钟就能出三道菜” 的录音。
“我不是反对预制菜,是反对把冷冻料包当现做菜卖高价!” 罗永浩这话赢得了 90% 网友支持,# 西贝预制菜 #话题阅读量当天就破了 10 亿。
贾国龙大概是被气昏了头,接下来的操作堪称 “自杀式自证”。9 月 12 日晚,他紧急召开 1.8 万名员工的 “作战大会”,把罗永浩和支持者当成 “敌人”,还让员工集体发声反击。这波操作直接惹怒了网友:“消费者问两句就成敌人了?这格局也太小了。”
更离谱的是西贝的 “自证直播”。本想展示后厨现做过程,结果镜头一扫,暴露了葱香烤鱼的预制原料包 —— 上面明晃晃写着 “工厂腌制,加热即食”。主播还嘴硬:“这是中央厨房前置加工,不算预制菜。” 网友当场笑喷:“合着中央厨房是魔法厨房?冻鱼进去现做出来?”
谎言被戳穿后,西贝的生意一落千丈。贾国龙自己透露,9 月 10 日到 11 日,全国门店日营业额每天少 100 万,12 号直接掉了 200-300 万。北京六里桥旗舰店最惨,周末午间等位从 140 桌跌到 37 桌,降幅超七成,服务员比顾客还多。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时,9 月 13 日传来了关键消息: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很快要公开征求意见,首次要求餐饮门店必须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罗永浩一看这架势,立马发文说 “事情可以告一段落”。毕竟他的目的达到了,再闹下去反而显得刻意。
西贝这边终于松了口气,赶紧借坡下驴。9 月 15 日,西贝发布致歉信,还把里面 “顾客虐我千百遍” 的 “虐” 字加了引号,生怕再惹众怒。信里承诺了九大整改措施,比如把中央厨房的活儿挪回门店现做,菜价也降了些 —— 羊排降到 99 元,烤鱼 79 元,黄米凉糕 26 元。
更绝的是贾国龙的 “变脸”。他悄悄清空了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社交账号,转头说要 “打明牌,彻底向胖东来学习”。要知道胖东来应对质疑的套路可是教科书级别的:之前有人说它卖的玉石是暴利,人家直接晒进货单和成本明细,连毛利率都标得清清楚楚,反而圈粉无数。
网友看着这波操作,吐槽归吐槽,还是忍不住调侃:“早干嘛去了?现在抄作业还来得及吗?”
有意思的是,西贝靠着 “撒钱” 还真缓过来点。9 月 24 日开始,它推出 “请你吃饭” 活动,消费就送 100 元代金券,后来又搞 “满 50 送 50”,能叠加使用。
网友们的 “薅羊毛” 攻略都出来了:“带俩手机,花 3.9 元买个馒头,领两张 100 元代金券,下次吃饭直接抵钱。” 结果不少人被 “套牢”:“本来想用完券就走,结果花 150 元用掉 100 元,又送一张 50 元的,不知不觉又去吃了。”
10 月份去西贝的人还真多了起来。武汉、上海的门店又开始排队,周末午市得等半小时。有记者去探访,发现不少人是冲着优惠券去的,还有人说:“降价后性价比还行,而且现在菜单上标了哪些是现做的,吃着放心点。”
西贝甚至悄悄换了门店 logo,把红白配色改成白绿,“莜面村” 换成 “我从草原来”,想换个形象重新开始。只是网友不买账:“换汤不换药,先把预制菜标清楚再说吧。”
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留下的问题值得琢磨。根据 2025 年的预制菜市场报告,现在预制菜市场规模都快破万亿了,企业从 2021 年的 186 家涨到 10661 家,好多餐厅都在用预制菜。
消费者其实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65% 的人只是担心商家不告知。就像网友说的:“我能接受超市买的速冻饺子, but 不能接受你把它放盘子里卖我 38 元,还说是现包的。”
西贝的教训就在这:明明是行业普遍现象,非要说自己 “独一无二”;明明可以坦诚沟通,非要硬刚到底。反观胖东来,人家卖白酒都把成本明细摆出来,168.26 元的成本卖 200 元,毛利率 15.87%,比行业的 71.37% 低多了,反而卖爆了。这就是透明的力量。
现在越来越多餐厅学乖了,老乡鸡置顶了 “预制菜声明”,不少品牌开了后厨直播。罗永浩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一顿饭的吐槽,居然推动了一个行业的进步。
至于西贝,能不能真正翻身还不好说。毕竟消费者的信任就像玻璃,碎了再粘起来,也还是有裂痕。下次去西贝,你会特意看菜单上的 “预制菜标注” 吗?评论区聊聊~
来源:脑洞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