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央行要抹除征信”的消息传得挺火,不少人说这是给“黑户”送来了重生机会。但先得说明白,这可不是不管不顾的“征信洗白”,更像是给特殊时期掉过坑的普通人,递了一把爬上来的梯子 。
最近“央行要抹除征信”的消息传得挺火,不少人说这是给“黑户”送来了重生机会。但先得说明白,这可不是不管不顾的“征信洗白”,更像是给特殊时期掉过坑的普通人,递了一把爬上来的梯子 。
要聊明白这事儿,得先分清两个常见的“黑名单”。咱们常说的“征信黑户”,其实就是征信报告上有逾期记录,比如信用卡没按时还、房贷断供过,这种主要影响贷款、办信用卡,不耽误坐飞机高铁,也不影响家里人。但要是逾期后被起诉还拒不还钱,那才会变成“老赖”,被限制高消费,甚至影响子女上私立学校,这俩可不是一回事。这次政策管的,是前者里那些非故意犯错的人。
过去的规矩是,逾期记录哪怕还清了,也得在征信上留5年。疫情那几年,不少人因为失业、生意垮了这类不可抗力,实在没能力还钱,后来好不容易凑齐还上了,可征信上的“污点”还跟着,想再贷款买房、创业周转都被拒之门外 。就像有人攒够了首付,却因为几年前一次几千块的信用卡逾期记录,房贷审批卡了壳,这种“一次犯错,五年受限”的情况,确实困住了不少实在人。
现在央行要推的政策,算是给这些人开了个“特殊通道”:疫情以来逾期的钱要是已经还上了,而且金额没超过规定标准,这些记录就不在征信里展示了,计划明年初就能执行。这可不是说征信没用了,恶意欠钱不还的照样会被严惩,只是把“非故意违约”和“恶意失信”分清楚了,体现的是规矩里的人情味。
对个人来说,这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征信上的“污点”没了,想换房的能申请房贷了,想开店的能办经营贷款了,相当于重新拿到了金融领域的“通行证” 。就像之前有个体工商户,因为疫情时的几笔小额逾期,明明生意回暖了却贷不到款,政策落地后,他就能凭现在的收入状况重新申请资金,把生意做起来。
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事儿更是双赢。一方面,那些被征信困住的人能重新动起来,不管是买房买车还是创业,都能释放消费和发展的活力,给经济添把火 。另一方面,这也告诉大家,信用不是“一锤子买卖”,只要及时改正错误、还清欠款,就能重新获得信任,不用破罐子破摔。
当然,也得提醒一句,别被不法中介钻了空子。之前就有中介散播“征信新规能花钱洗白”的谣言,央行早就澄清过,正规的信用修复从来不是花钱能办的事。这次政策也是有明确条件的:必须还清欠款、符合疫情期间的时间范围、金额在阈值以内,缺一不可。
说到底,这次征信政策的调整,不是对失信的纵容,而是社会治理更懂变通了。它既守住了“欠钱要还”的底线,又给了那些曾陷入困境的人重新出发的机会。毕竟,信用体系不该只当“判官”,也该做“引路人”,让更多人愿意守信用、能重新建信用,这才是征信真正的意义。
来源:花胖胖的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