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酒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朋友聚会、商务宴请,还是独自小酌,酒似乎都能增添几分氛围。但在这觥筹交错间,您是否想过,经常饮酒可能会给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饮酒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
浅谈饮酒
与脑卒中
脑心健康管理师科普时间
今日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酒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朋友聚会、商务宴请,还是独自小酌,酒似乎都能增添几分氛围。但在这觥筹交错间,您是否想过,经常饮酒可能会给健康带来巨大的隐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饮酒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
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酒精如何一步步“侵蚀”脑血管
1.血压飙升
饮酒后,酒精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进而引发血压急剧上升。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对血管内壁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为脑卒中的发生埋下隐患。
2.血液粘稠度增加
酒精会对肝脏的代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和胆固醇含量异常升高。这些多余的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使得血液粘稠度逐渐增加,不仅降低血液的流动性,还容易促使血栓形成,从而阻塞脑血管,引发脑卒中。
3.心律失常
过量饮酒可能对心脏造成直接伤害,引发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心律失常会增加心脏内血栓形成的概率,一旦这些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动至脑血管处,便可能引发致命的脑卒中。
4.症状误导
酒精摄入过多会引发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等症状,这些恰恰也是脑卒中的典型表现,这种重叠症状常常导致饮酒者发生脑卒中时,错误判断从而错过黄金救治时间窗。
争议与迷思:重新审视“适量有益”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适量饮酒有益”,但新证据对此提出严峻挑战。
— —2018年刊登于《柳叶刀》上涉及全球2800万人的研究表明:饮酒严重危害健康,最安全的饮酒量为零。
— —2019年刊登于《柳叶刀》上涉及我国50万人的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对脑卒中并无保护作用,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我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饮酒者不提倡大量饮酒。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酒者应适度,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减半。
远离脑卒中,我们还能做什么
除控制饮酒外,预防脑卒中还需做到:
•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及时控制“三高”。
• 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果、全谷物。
• 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应急处理:抓住“黄金时间窗”
牢记“BEFAST”口诀,如果有以下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B”是指平衡(Balance),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是指眼睛(Eyes),突然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者一过性黑蒙;
“F”是指面部(Face),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是指手臂(Arms),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者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是指言语(Speech),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是指时间(Time),时间是至关重要的,要立即拨打“120”,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酒桌上的片刻欢愉,不该拿脑卒中的风险去换。理解饮酒与脑卒中的关联,是为了更好守护健康。让我们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把脑卒中“拒之门外”,别让酒杯成为健康的“刺客”。
参考文献
[1]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5,23(04):294-297.
[2]杜善龙.吸烟与饮酒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中国医科大学,2014.
[3]Millwood IY,Walters RG,Mei XW,et al. Conventional and genetic evidence on alcohol and vascular disease aetiolog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500000 men and women in China[J].Lancet,2019,393(10183):1831-1842.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