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落实《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建设方案》要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兰州市城关区聚焦理论宣讲、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文化文艺等领域,择优评选出了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活动和机制,建立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建设方案》要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兰州市城关区聚焦理论宣讲、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文化文艺等领域,择优评选出了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活动和机制,建立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
当社区成为精神家园的“孵化器”,当文明实践化作浸润人心的“暖流”,城关区始终在探索更贴民心、更有温度的服务路径,今天,我们正式开启“城关区文明实践区级品牌库项目展播”系列,通过一个个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优质项目,解锁文明实践的“城关答案”。
实施单位:雁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开展背景:雁南街道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打造“睦邻管家”文明实践项目,把文明实践深度融入社区治理。通过“信息联心、邻里守望、矛盾调解、家园共治、文明新风”五大行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让文明实践之花在辖区蓬勃绽放。
具体做法:信息联心行动。街道以“社区大院”为依托,搭建文化信息传播点,通过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分享会等,让居民群众在交流中增进了解、拉近距离。邻里守望行动。街道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多项暖心服务,依托“银龄安康 乐享暮年”“银龄港湾”“老年大学”等品牌项目,定期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送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营造“一家有难 邻里互助”的浓厚氛围。矛盾调解行动。街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和片区民警,组建“红蓝先锋在行动”调解队伍,及时发现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化解矛盾,促进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家园共治行动。街道依托“苏说邻里汇”项目组织召开“邻里圆桌”议事会,制定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双向清单,发动居民群众参与环境维护,提升社区环境质量。文明新风行动。街道紧抓未成年人群体,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向未成年人传递文明理念。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教育宣传,将法治、健康等元素融入社区发展,倡导文明行为,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新亮点:参与主体创新。培育“居民管家”队伍,赋予居民群众“政策宣传员”“社情信息员”“邻里服务员”等多重治理角色,让大家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治理模式创新。以各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特色品牌为载体,将社区文化建设、民生服务、矛盾调解等深度融合,形成“一社区一特色、多品牌协同发力”的治理模式。治理机制创新。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从“外部推动”转向“内生驱动”;同时,覆盖邻里互助、纠纷调解、家园共治、文明新风培育等全环节,全方位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成效经验:“睦邻管家”文明实践项目有效激发了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吸引众多居民积极投身于各类社区活动,为社区治理筑牢了群众基础;该项目将文明实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通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矛盾调解、助力环境整治等形式,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品牌化、系统化的文明实践探索,有力推动了街道治理能力的提升。
预期效果:“睦邻管家”文明实践项目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深化五大行动,持续拓展社区治理的深度与广度。随着“居民管家”队伍不断壮大,社区文明实践的触角将延伸至楼栋、家庭,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生态。
来源:城关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