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贴车膜,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要说。这玩意儿吧,说大不大,但贴不好真的能让你后悔好几年。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词,聊聊怎么选膜、怎么看参数、怎么不花冤枉钱,还能真正起到隔热、防晒、安全又隐私的作用。
哎,说到贴车膜,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要说。这玩意儿吧,说大不大,但贴不好真的能让你后悔好几年。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广告词,聊聊怎么选膜、怎么看参数、怎么不花冤枉钱,还能真正起到隔热、防晒、安全又隐私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说说很多人一开始就会遇到的:4S店送膜到底要不要?我告诉你,别一听“送的”就摇头。如果你的车是30万以上的,他们送的膜一般不会太差,甚至有些还是品牌正品。毕竟车越贵,送的配件也得更像样才行。但如果是十来万的家用车,送的那膜大概率就是基础款,隔热和透光性能都一般。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候你得长个心眼,问清楚是啥牌子、有没有电子质保。如果对方支支吾吾,那建议你还是自己外面贴。
市面上那种包装上写着“特价399”“全车499”的膜,我劝你直接绕道。好的膜光成本都不止这个数,商家不可能亏本做生意。那种便宜膜多半是染色膜,用不了多久就容易起泡、褪色,隔热效果更是几乎为零。你贴它干啥?纯粹是给玻璃穿了一件劣质雨衣,不防晒还碍眼。那怎么判断膜好不好?看参数!别怕,这些数字一点都不复杂。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看“总太阳能阻隔率”如果低于40%,直接pass——这代表它连一半的热都挡不住,夏天开车照样蒸桑拿。其次看“红外线阻隔率”,建议选70%以上的,红外线才是热量的主要来源,阻隔率低了,膜再贵也是白搭。还有“紫外线阻隔率”必须选99%以上的,这不光是为了防晒黑,更是为了保护车内饰不老化和减少皮肤伤害。
前挡膜的最低透光率必须高于65%,否则晚上、雨天开车就像隔了一层雾,严重影响判断。而侧后挡膜呢,也别一味追求高隐私。透光率低于13%的,晚上看后视镜会非常吃力,变道、倒车时安全隐患很大。但反过来,如果透光高于35%,车里放了包、坐了人,外面看得一清二楚,隐私性又太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比较推荐的是透光率20%左右的膜,隐私和视线都能兼顾。质保时间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但特别重要的点。
普通家用车一用就是八到十年,你总不希望开两年膜就褪色起泡了吧?贴膜这件事尽量一次到位,后期更换不但麻烦,还容易损伤后挡风的电热丝,真的得不偿失。
知名大品牌比如3M、龙膜、威固等,技术成熟性能稳定,但价格也高。如果看到哪个大品牌全车膜报价低于2000,你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假货、库存货或者性能极其基础的老款。而一些小众品牌或者网红品牌,如果报价超过3000,也建议慎重,因为它可能不值那个价。买网红膜一定要学会看差评,如果差评集中在起泡、失真、信号差等硬伤,再好看的口播广告也别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主流膜厚度一般在2-4mil(注:1mil约等于0.025毫米)之间。建议选厚一点的,比如4mil的比3mil的更耐磨、更防爆。虽然平时感觉不出区别,但万一发生事故,更厚的膜能更好地粘住玻璃碎片,减少二次伤害。
新能源车千万别贴金属膜!虽然它隔热好,但会严重屏蔽GPS、ETC和手机信号。建议选陶瓷膜或者陶瓷金属复合膜,隔热持久还不影响信号。而油车就比较自由,金属膜、陶瓷膜都可以,尤其金属膜隔热性能非常出色。
它直接影响你未来几年的驾驶体验、安全和用车成本。所以千万别光比价格、只看宣传,一定要耐心对比参数、要质保、看评价。希望你能贴到一款靠谱的膜,开车路上更安心,夏天也不用一边开空调一边“烤腿”啦!
来源:爱好者一点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