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怎么说呢,挺有象征意义的。古时候航海,船头像是守护神。贝索斯这是在告诉全世界,我的新航程,桑切斯就是我的图腾和方向。
那艘价值5亿美元的超级游艇Koru号,船头立着的女神雕像,就是照着劳伦·桑切斯的样子做的。
这事儿,怎么说呢,挺有象征意义的。古时候航海,船头像是守护神。贝索斯这是在告诉全世界,我的新航程,桑切斯就是我的图腾和方向。
很多人还是习惯性地把他看成那个有点书呆子气的亚马逊创始人,顶着个大光头,笑声有点魔性。那个时候的他,穿衣服总像是借来的,不太合身。
现在你再看,完全是两个人。
肌肉鼓鼓囊囊地撑着紧身T恤,墨镜几乎焊在脸上,整个人透着一股子“我不好惹”的劲儿。媒体老拿他跟范·迪塞尔比,还真不是瞎说。
这种转变太剧烈了,以至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年危机?被爱情冲昏了头?
矛头很自然地对准了劳伦·桑切斯。她的长相、她的穿衣风格,都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第一夫人式的、低调优雅的范儿。她太惹眼,太有攻击性,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贝索斯的“品味”出了问题。
但事情可能没这么简单。
你看隔壁的小扎,马克·扎克伯格,不也一样吗?前几年还是个穿着灰色T恤、看起来苍白无力的程序员,现在呢?在八角笼里练格斗,拿柔术比赛金牌,一身的腱子肉。
这股风在硅谷早就刮起来了。
这帮靠脑子和代码站上世界之巅的男人,好像突然集体意识到,纯粹的智力炫耀已经不够了。他们开始追求一种更原始、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力量感——身体的掌控力。
那个叫布莱恩·约翰逊的科技富豪,每年花几百万美元搞“蓝图计划”,就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回到18岁。
所以贝索斯的肌肉,可能不全是为了取悦桑切斯,更像是在追赶一种新的“权力图腾”。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再回过头看桑切斯,就有点意思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桑切斯不是什么花瓶。人家是拿过艾美奖提名的记者,是正儿八经的持证飞行员,还开了家航空电影制作公司,专门给诺兰的《敦刻尔克》这种大片提供航拍服务。
她骨子里就是个冒险家。开直升机,在天上翻转腾挪,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硬核”的事。
这种气质,跟贝索斯现在拼命想打造的“硬汉”形象,简直是天作之合。
贝索斯需要的,可能压根就不是一个温顺的、符合大众审美的贤内助。他前半生已经有过一个了,麦肯齐·斯科特,一位优秀的小说家,陪他从车库创业到富可敌国,安静、知性。
但那段故事已经翻篇了。
这让我想起贝索斯那个著名的“Day 1”哲学。在亚马逊,他永远强调“每天都是第一天”,要保持创业的激情和冲劲。
现在,他辞去了亚马逊CEO,开始享受人生。他这是把人生,也当成一个“Day 1”项目来搞了。
这个新项目,需要一个新的合伙人。
桑切斯在接受采访时,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她和贝索斯的关系——“队友”(teammates)。
这个词用得太妙了。
队友,意味着并肩作战,意味着共同探索,意味着1+1>2。贝索斯要上天入地,探索太空(蓝色起源),桑切斯就能开着飞机陪他俯瞰地球。贝索斯要投身慈善(地球基金),桑切斯就担任副主席,站在他身边一起面对镜头。
他选择的不是一个附属品,而是一个能跟他一起折腾、一起享受这种顶级财富带来的“美学自由”的玩家。
当钱多到一定程度,什么“得体”,什么“社会眼光”,约束力就没那么强了。他不再需要取悦谁,他只需要取悦自己。
这种玩法,其实也不是贝索斯首创。甲骨文的那个拉里·埃里森,几十年前就活成了“科技圈007”的样子,玩帆船,买下一整个夏威夷的岛。从“创造财富”到“极致地享受和炫耀财富”,似乎是某些科技巨头必然会经历的阶段。
贝索斯只是把这个阶段,演绎得更加高调,更加符合这个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罢了。
所以,那艘游艇船头的雕像,既是送给桑切斯的礼物,也是贝索斯为自己的“人生Day 1”项目,举办的一场盛大的“产品发布会”。
他和他选的“队友”,正驾驶着这艘移动宫殿,驶向一片完全由自己定义的新海域。外人觉得刺眼也好,觉得俗气也罢,可能他们压根就不在乎。
来源:小成顾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