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道尽凯里人对酸食的偏爱;苗家酸汤作为“舌尖上的民族史诗”,不仅是味觉符号,更藏着苗族“以酸防腐、以酸提鲜”的饮食智慧。湖南卫视、芒果TV饮食文化探索类节目《这里很好吃》继续深入黔地,10月28日19:30播出的新一期节目将聚焦“中国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道尽凯里人对酸食的偏爱;苗家酸汤作为“舌尖上的民族史诗”,不仅是味觉符号,更藏着苗族“以酸防腐、以酸提鲜”的饮食智慧。湖南卫视、芒果TV饮食文化探索类节目《这里很好吃》继续深入黔地,10月28日19:30播出的新一期节目将聚焦“中国酸汤美食之都”——贵州凯里。“好吃团”以“酸”为暗号,在苗家酸香里解锁凯里“以酸为引、以辣为魂”的饮食江湖。
“中国酸汤美食之都”贵州凯里,凯里人以酸为饮,以辣为魂,本期“好吃团”一到凯里就融入当地氛围,玩起“酸系”挑战程度大公开。靳梦佳放话“吃酸像喝水,无酸不欢”,董岩磊称“吃酸不眨眼”,庄宇光调侃“血管里流着酸汤”,蔡锦昕更是直说“柠檬只能算零食,酸汤才是我的日常”,俏皮互动里满是对凯里酸食的期待。
拿到任务卡后,“好吃团”分成两组深入街头菜市场、居民区,向本地人打听“私藏好店”,从普通食客“这家酸汤粉我吃了二十年”“吃鱼就认那家活鱼现杀的”的推荐里挖掘最地道的凯里味道,让寻味过程更有“locals带路”的真实感。这种沉浸式探索,恰好贴合凯里饮食的“民族底色”。“好吃团”的街头打听,不仅为选店收集了一手信息,更让观众跟着镜头提前感受凯里的市井烟火,仿佛自己也成了“寻酸队伍”的一员。
“好吃团”最终锁定的四家店,每一家都把凯里的“酸”做出了特色,更藏着经营者的匠心。
藏在夫妻俩“笨功夫”里的开了24年的酸汤砂锅粉,老板因“皮肤黑、砂锅黑”得名,夫妻俩每天手忙脚乱守着八个火炉,老店铺日售近千锅,连顾客都“跪求开分店”,却始终坚持用自制酸汤保证味道不变。
酸汤鱼的老板把“较真”刻进骨子里——20年只开一家店,拒绝加盟,亲自在老家酿制需一年发酵的红酸,哪怕酸酱卖得比别人贵一倍,也不妥协品质,选鱼更严苛,“绝不上死鱼”的土桂鱼,肉质细嫩却久煮不烂。
牛遢邋干锅则把“边角料”做成了招牌——老板从岳父的牛杂店找灵感,用别人不用的牛遢邋,结合本地六种辣椒研发出干锅口味,17年坚持亲自验货、掌勺,说“每个厨师手感不同,自己炒才保味”,让“独一份”的味道成了招牌。
高山辣子鸡作为凯里首家同类店铺,严选现杀苗王鸡,把“新鲜”做到极致,连外地食客都跨城点十几斤外卖,老板还会推荐“黑暗料理”虾酸肥肠牛肉,让大家见识贵州“三酸”的独特魅力。四家店的酸食各有千秋,却都有着“守味”的共同点,让凯里的酸香里多了人情温度。
来源:美食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