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首发!季度环比增速“陡降”,激光雷达从 “标配” 到 “砍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09:35 1

摘要:本周,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公司的自动驾驶业务主管James Philbin再次公开表示,马斯克的“僵化观点”不符合自动驾驶的工程现实,尤其是激光雷达价格持续下降带来的传导作用。

关于激光雷达上车的争论,又开始了。

本周,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公司的自动驾驶业务主管James Philbin再次公开表示,马斯克的“僵化观点”不符合自动驾驶的工程现实,尤其是激光雷达价格持续下降带来的传导作用。

此前,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表示,激光雷达价格的下降,加上更强大的神经网络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业对传感器组合的看法。而在中国,禾赛CEO更是将激光雷达定义为“隐形安全气囊”,期望推动激光雷达从功能件向安全件的关键转变。

但,任何问题显然都不是只有唯一答案。

针对其他车企对激光雷达等非视觉传感器的依赖,马斯克就曾直言批评,“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的冲突,导致的数据模糊问题,只会增加而非降低风险。”

众所周知,马斯克曾多次否认激光雷达的作用。这位一贯以来善于用“第一性原理” 来解决问题的独行侠,一直笃定,“一旦解决了视觉问题,激光雷达就毫无价值。”

当然,有意思的是,Rivian目前还没有在其量产车型上安装激光雷达。对此,该公司CEO表示,未来不排除搭载激光雷达的可能性。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在欧美市场,激光雷达上车还处于早期阶段,极少部分品牌在几乎没有销量的L3配置上进行了尝试。而在中国市场,激光雷达却是另一番景象。

过去几年时间,受益于高阶辅助驾驶的激进上车,中国玩家几乎是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出货量的主要贡献者。华为、禾赛、速腾聚创等主要激光雷达供应商因此受益。

以禾赛为例,2024年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50.2万台,同比增长126.0%,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翻倍,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经营和净现金流为正的激光雷达上市公司。

在该公司CEO李一帆看来,2024年,激光雷达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选配”迈向“标配”,成为智能驾驶的必备安全件。比如,该公司在比亚迪拿到的定点,更是被视为激光雷达突破15万以下级别家用车型市场的里程碑。

尤其是比亚迪在今年初掀起的“智驾平权”行动,更是带动其他自主品牌下场普及辅助驾驶,包括吉利、奇瑞、长安在内的一线自主品牌相继宣布行动计划。

今年10月3日,禾赛对外宣布年度第100万台激光雷达已于9月底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按照该公司的说法,已获得24家主机厂超过120个车型量产定点。

但,市场正处于狂热之际,“降温”却已经悄悄开始。

本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车型交付149.92万辆,同比增长70.23%;不过,季度环比增速出现下滑趋势。

今年第二季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车型交付(季度)环比增长63.39%,但三季度环比增速下滑至19.65%。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比亚迪三季度激光雷达标配交付(季度)环比下滑25.35%。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赛道的潜在竞争白热化还在加剧。

继比亚迪、吉利之后,今年又一家车企入局激光雷达自研。小米汽车招聘岗位显示,正在招募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专家,主导自动驾驶领域中光学传感器技术的研发工作,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关键感知系统。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小米汽车标配激光雷达交付15.88万颗,对禾赛ADAS激光雷达销量贡献仅次于理想(18.70万颗)。

而在禾赛港股披露材料中,也明确指出,“现有及拟拓展的客户多为具有强大谈判能力、严格的产品标准及具有潜在竞争力的内部解决方案的大型公司客户。”

此外,随着华为、卓驭加推「前视摄像头+激光雷达」高性价比舱内一体机方案,对于车顶主激光雷达配置方案也在产生潜在市场冲击。对此,禾赛也坦言,“竞争日益加剧,进一步加剧了我们面临的定价压力。”

这种被业内称为“激光视觉”的方案,定位为新一代感知模块,一方面,由于体积小、集成度高,在安装位置部分比传统车顶激光雷达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在数据层面,相比传统分立式架构,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物理级融合。

比如,华为的激光视觉方案,就是采用「一镜双模」架构,激光雷达所搜集到的3D点云信息和摄像头接收的图像信息,从同一个镜头获取;时间同步、空间同步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实现激光雷达原始回波信号和图像的高精度融合。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传统车顶主激光雷达方案,上述方案的成本也会大幅降低。这对于禾赛这样单一激光雷达玩家来说,存在潜在市场被冲击风险。

同时,补盲传感器市场加速苗头出现。继华为之后,今年极氪9X也将首发搭载自研的固态盲区激光雷达,这也被视为L3级自动驾驶的标准配置。

新进入者也在增加。公开资料显示,舜宇光学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长距激光雷达模组及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研发并获得多个定点,涉及项目金额超过15亿元。

此外,激光雷达前装市场的主要贡献依然是来自少数几家车企。由于受到降本压力以及高阶辅助驾驶刚需不明确等因素影响,不少车企都在考虑高低配策略。

比如,以比亚迪为例,今年4月推出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汉L,但销量平淡。截至三季度末,汉L累计交付量不到2万辆(二季度1.23万辆,三季度降至不到7000辆)。

而无激光雷达配置的汉L新车已经在路上。市场预期,取消激光雷达,意味着汉L的价格肯定会降到20万以下,从而进一步提高性价比,才有可能扭转销量颓势。

此前,禾赛也拿到了比亚迪的量产定点,并陆续开始交付。目前来看,后续比亚迪体系在激光雷达的上车量持续性上已经出现放缓趋势。

来源:高工智能汽车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