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虹口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会上,虹口区检察院发布《虹口区涉老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5年度)》,通报了近五年来涉老检察工作。据悉,虹口区检察院于2019年10月10日成立了老年人案件办理中心,开展老年人犯罪案件专办。中心成立以来,直面老年人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10月27日下午,由上海市检察院主办的全市检察机关涉老检察工作会议暨涉老检察融合履职专题交流会在虹口区检察院召开。
虹口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会上,虹口区检察院发布《虹口区涉老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5年度)》,通报了近五年来涉老检察工作。据悉,虹口区检察院于2019年10月10日成立了老年人案件办理中心,开展老年人犯罪案件专办。中心成立以来,直面老年人犯罪上升、权益侵害多发、监护缺位等新型社会治理难题,以专业化办案为矛,以融合履职为盾,探索出“惩治犯罪与权益修复并重、个案办理与源头治理协同”的虹口路径,打造“虹霞里”涉老检察品牌。
白皮书显示,五年来涉老案件呈现罪名相对集中化、司法处理轻缓化、主体特征明显化的特点。犯罪主体主要集中在60至69周岁之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罪名主要集中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盗窃罪、诈骗罪、开设赌场罪、故意伤害罪这五类。虹口区检察院通过建章立制,先后构建“强制辩护、成年亲属见证、心理干预、羁押跟踪、快速移送”五大制度体系,并与公安机关会签《关于办理老年人案件配合衔接工作协议(试行)》,组建涉老检察专业化办案团队,形成专业化、常态化办案力量。
案件办理中,区检察院立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聚焦重点,准确把握涉老案件入罪标准,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例如,对严重侵害老年人人身与财产权益的暴力、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严厉出击。又如,对邻里轻伤害等轻微案件,运用“面对面”“背靠背”检调对接,促成和解、修复关系。还有,针对老年人商超盗案件中反映的管理漏洞,向连锁商超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源头减少违法犯罪等。同时,通过“四大检察”协同发力,刑案办理之外,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行刑反向衔接、涉老公益诉讼等职能,织密老年人权益保障网。
办案之外,区检察院聚焦养老机构安全监管缺位、老年困难群体司法救助不及时、涉侨检察工作薄弱等突出痛点问题,加强外部工作协同和办案合作,联合区民政局系统推进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与区公安分局深化涉老案件配合衔接,联合多部门走到老年人身边开展法治宣讲,携手多方为老年人撑起法治蓝天。
现场,区民政局介绍了虹口老龄工作相关情况。虹口将进一步健全检察、民政、法院、街道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办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强衔接,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凝聚涉老治理合力,形成“司法保障”“行政服务”“社会参与”的涉老权益保护闭环。
目前,全市绝大部分区检察院都配备了专业化办案团队办理涉老案件,多年来不断创新探索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工作做法和制度机制,司法救助覆盖面逐年扩大,参与社会治理成效不断显现,呈现出涉老案件提质增效、护老监督精准规范、适老机制守正创新、为老服务走深走实的良好工作态势。上海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晶表示,全市涉老检察队伍要立足上海排头兵、先行者定位,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要做深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老案件”,加强涉老刑事诉讼全流程监督,提升涉老检察建议治理效能。要开展融合履职凝聚涉老检察内部合力,同时密切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作,落实普法责任制,凝聚外部合力,打造涉老权益保障协同保护新格局。要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新时代涉老检察队伍,以高水平检察理论研究推动涉老检察高质量发展。
专题交流会上,来自理论、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和市人大代表们针对老年人赡养和权益保障方面的案例,围绕“履行赡养义务的制度保障和督促履行”“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刑衔接和公职监护的介入”两个主题开展主题交流,从理论、制度层面为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涉老相关工作献言献策。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家事”,更是“国之大事”。未来,虹口区检察院将持续以“老吾老”初心,将白皮书经验转化为常态工作,继续深化对涉老检察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不断精进涉老检察“专办+专研+专培”能力,为“老有颐养”贡献检察力量。
副区长章维出席活动。
来源:上海虹口官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