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卖家注意!税务局发出首批收入核对短信,这些风险要当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08:00 1

摘要:最近有不少电商老板收到了税务发来的提醒短信,提示“今年三季度增值税销售收入少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收入金额”,这正是源于今年6月份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俗称电商报送新规。

最近有不少电商老板收到了税务发来的提醒短信,提示“今年三季度增值税销售收入少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的收入金额”,这正是源于今年6月份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俗称电商报送新规。

新规要求平台企业从10月1日开始报送三季度的数据,在此之前,对于这个规定的解读就已经相当充分,有些电商老板收到这种提示信息,也是意料之中。

因为按照电商报送新规,平台企业会把平台内经营企业(以下简称“电商企业”)的经营收入信息报送给税务局,也就是说,从10月1日起,税务局就掌握了电商企业的收入信息数据了,用这个数据,与电商公司自己申报的数据一对比,有没有差异,很容易得出,推送这种提醒信息,那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嘛。

这个规定讨论了几个月了,现在是发挥实质效果的时候,因此还是有必要再对这个事情做一个分析解读,给没引起足够重视的电商老板们提个醒,以免踩坑,也避免更大损失。

一、新政落地!税务部门发出首批提醒,申报差异过大的商家被“点名”

近日,也就是10月27日,人民日报和国家税务总局都发布了《税务部门提醒:未申报、少申报的平台内经营者请及时进行核实更正》文章,查看文章,有3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电商新规从10月1日起执行,在报道时,已经有超过6500多家平台报送了相关涉税信息,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95%,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平台,如某宝、某音、某多多这些平台上的经营数据,都已经同步到税务局系统里了。

2、对于少数自行申报收入明显低于平台报送收入的电商公司,税务部门近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提醒,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日不少电商老板收到了短信推送信息。

3、平台内超过九成的经营者都是中小微企业,在现在的税务优惠政策支持下,其所需缴纳的税款较少或者基本不用缴纳。

可以看到,这个文章,一方面通报了目前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的进度,另一方面,也是对目前电商企业收到推送信息的回应。

这个通报中也指明,什么样的电商企业会收到提醒信息,是今年三季度自行申报的收入,与平台报送的收入差额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少数企业,不是有差额就会提醒,而是达到一定金额,所以收到信息的电商企业老板自己心里也要有数,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自己又是报了多少,差额有多大。

这个通报其实也是间接的告诉电商企业老板,税务已经掌握了绝大部分电商企业的涉税收入了,现在是“友情提醒”,请自行更正。

有人就问了,如果不更正申报,会有什么后果呢?其实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会心里有数,这个问题,我在本文最后也会再次解答一下。

二、报送规定解读:平台“透明化”时代来了,商家如何应对?

在深入了解规定细节前,我们先要明白,税务部门之所以能如此精准地发出提醒,根源就在于这份新规构建的“数据天网”。

今年6月发布的电商报送新规,其实前面已经被很多人分析得比较全面了,这里再稍微提一下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1:哪些平台要报送

几乎是涵盖了所有的电商场景,网络销售、直播、货运、灵活用工、小程序服务等平台全在内(公告第一条)。连境外平台(如亚马逊)都要通过国内代理报送数据。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哪个平台开店,收入数据都会被平台报送给税务机关,也就意味着税务机关已经能准确掌握电商企业的收入数据了。

关键点2:报送什么内容?

主要报送两类,一类是身份信息,一类是收入信息。如果你开店用了营业执照,那么就会报送营业执照上的信息,如果没有用营业执照,而是个人卖家,那么就会报送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店铺唯一标识等。

对于收入信息,则会报送三个核心数据: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收入净额,还有交易订单数量。

要点3:什么时候报送?

平台首次报送是10月1日-31日,以后是每个季度终了的次月报送上个季度的数据,比如四季度的收入,明年 1 月平台就得报给税务局。

这里的报送时间,是平台报送涉税信息的时间,不是电商企业报送申报表的时间,跟电商企业无关。但是,电商企业要注意的是,从10月1日起,平台内的电商企业涉税信息就会定期被平台报送给税务局了,想要隐匿收入少缴税,是肯定行不通了。在了解了新规的威力后,一些所谓的“避税妙招”就显得尤为可笑和危险了。

三、别踩坑!这些“避税方法”其实是偷税

好了,说完了通报和规定,再来为大家说说,这几个月,在解读这个电商报送新规时,有些人想到的新业务,那就是针对电商老板“焦虑”新规带来的影响,说能提供税务筹划,帮助电商企业“避税”,如果你听到了这些方案,甚至还准备采纳,建议一定要慎重对待。

业务已经发生了,再去做税务筹划,基本不可能,要么就是披着税务筹划的外衣,干着偷税的活,最终的责任还是老板自己背。

税务筹划要做到业务开展之前,面对电商涉税新规,电商企业确实有必要好好梳理自己的业务,重新规划业务模式,力求在合规的前提下,降低自己的税负,这是没错的,但是要注意方法,要有辨别能力。

比如有些人提出用个人收款码收款,税务局查不到,靠退款冲减收入,少申报收入等等方法,这些都是隐匿收入偷税的方法,听上去简单容易操作,实际上没什么用,如果你是中小微企业,好好学习下税法,该享受的税收政策都享受到,税负并不会高,而对于收入较高的电商企业,税务合规就势在必行了。

四、实务建议:收到短信该怎么办?未如实申报有啥风险

最后,再回到文章前面提到的事情,对于收到了税务提醒信息的老板,应该怎么办?前面我也从官方通报中说了什么样的电商企业会收到这个信息,那么结合这个背景情况,个人建议分三步处理:

第一步,先精准核对数据。核对是不是确实少申报了,少申报了多少。

第二步,及时更正申报。如果确认是申报数据有误,那么前面说到了,税务机关其实已经从平台企业掌握了电商企业的涉税收入数据了,让你更正申报,是提醒你自己来处理,在10月27日(10月因为有国庆假期,所以申报期延后了,平时是每个月的15日前)前更正申报了,,即在申报期内更正就没有滞纳金、罚款了。有人说,如果过了申报期,还有必要更正吗?

有,在申报期内更正,不会产生滞纳金,过了申报期更正,会有滞纳金,但仍然是越早更正越好,因为滞纳金是按日累计的,延期越久滞纳金越高,越早更正申报,滞纳金越少。

第三步,留存好证明材料。

最后,再跟大家说一下前面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没有如实申报,会有什么后果?税务上很可能是被认定为偷税,后果就是“滞补罚”,也就是补税、加收滞纳金和处罚款。如果“滞补罚”处理决定下来后,企业不执行,那么有可能案件会被移送司法机关,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刑法中是有“逃税罪”的,这方面我不在本文详细说明了,翻看我前面的文章,你会有更多更深入了解这方面的风险。

结语

平台数据报送时代,电商征税走向“全透明”。但大家不必焦虑,国家政策的本意是保护守法企业、打击偷漏税。对于九成中小微企业,免税政策仍在,只要如实申报,反而能更公平竞争。我的个人建议是:把这次税务提醒看作“免费体检”,赶紧核对数据,睡个踏实觉!

来源:碎碎念是我本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