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致命误判:放着450万南洋国土不抢,偏要和康熙死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07:15 1

摘要:2025年,越南河内大学办了个展览,展的是明代移民在泰国建的孔庙碑文,有学者突然问,要是1673年吴三桂没北上反清,而是带兵往南走,会不会在东南亚建个大汉帝国,这听着像小说,可其实是按真实地理和兵力算出来的。

2025年,越南河内大学办了个展览,展的是明代移民在泰国建的孔庙碑文,有学者突然问,要是1673年吴三桂没北上反清,而是带兵往南走,会不会在东南亚建个大汉帝国,这听着像小说,可其实是按真实地理和兵力算出来的。

吴三桂有真本事,六十多岁还亲自领兵,手下十万老兵都打过硬仗,用火枪,使火炮,骑蒙古马,云南是他的老窝,二十年里钱粮自己管,东南亚早有不少明朝移民,越南、泰国的华人说汉语,信儒家,他去那里,不是外人,是老乡。

他要是给康熙写封信,说愿意带兵南征,替大清开疆拓土,康熙说不定真会答应,因为清廷正想着削三藩,巴不得他早点离开中原,南洋那地方湿热多瘴,清军没人想去,让他去当个海外藩王,康熙省事,他也落个自在。

他真要南下,就先打老挝,再分兵去打越南阮主、泰国大城、缅甸,几年工夫就能把大片地盘拿下来,他在曼谷、万象设官府,教人读四书五经,公文都用汉字,华人住得密的地方就成了根子,到十八世纪,东南亚说不定就不是一堆小国乱糟糟地各自过日子,而是一个靠着汉人规矩撑起来的大摊子。

法国人1858年想打越南时,碰上的不是一堆零散的小邦,而是一个有儒家规矩、整体运转的南洋大国,今天的曼谷街上,可能满是汉字招牌,像首尔那样汉字和韩文一起挂着,东南亚的华人也不会被人当成外来客,他们就是本地人,生来就在这儿。

可吴三桂没走这条路,他心里总想着坐上北京的龙椅,他杀过永历帝,投过清朝,又起兵反清,每一步都是为了当皇帝,他觉得只有中原才算正统,南洋不过是荒僻之地,他宁可被人骂成叛徒,也不愿往南边去另立门户,其实他在南洋完全能穿汉服,讲儒学,不用剃头,不用换衣服,也不用向谁低头。

他输的不是仗,是想不明白,同时代的郑成功、李定国都明白,文化留得住,皇位未必重要,吴三桂只盯着那顶帽子,困在老路里走不出来,手里有兵,有钱,有地,也有名声,可就是不敢换个活法。

2024年《康熙王朝》重播,网上不少人说起吴三桂是不是被冤枉了,大家越来越不接受非黑即白的历史说法,现在“一带一路”往南洋延伸,华人的影响力又慢慢回来了,吴三桂当年没走的那条路,今天回头看,倒有几分现实的影子,一个人手里攥着权力和资源,是硬碰旧的体系,还是换个地方从头开始,这问题,不只是历史里的人要选,现在的人也躲不开。

来源:启后谈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