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晒个成绩就“侵犯隐私”?醒醒,这不是玻璃心,是教育焦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06:14 1

摘要:张口闭口“隐私权”,请问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每天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在家长这个小范围圈子里同步,怎么就上升到“侵犯隐私”的高度了?真正的隐私,是孩子不愿示人的日记、家庭内部的矛盾,而不是一张检验学习效果的默写单!

最近看到一篇奇文,一位家长义愤填膺地控诉,说语文老师把默写成绩发到家长群,连姓名学号都不打码,是“侵犯隐私”。

看完我只想说一句:请收起您那脆弱的玻璃心,别让您的过度焦虑,绑架了老师的教育责任,也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一、谈隐私?先搞懂什么叫“集体”!

张口闭口“隐私权”,请问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每天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在家长这个小范围圈子里同步,怎么就上升到“侵犯隐私”的高度了?真正的隐私,是孩子不愿示人的日记、家庭内部的矛盾,而不是一张检验学习效果的默写单!

如果连这点直面成绩的勇气都没有,那孩子未来如何面对中考、高考的全省大排名?如何面对社会上更残酷的竞争与筛选?老师是在提前给孩子打“抗压疫苗”,某些家长却非要给孩子建一个“无菌温室”,真是可笑又可悲!

二、老师“公开处刑”?我看是“公开透明”!

这位家长把老师的负责,污蔑为“公开处刑”,这简直是本年度最大的笑话!老师每天批改默写,整理数据,发到群里,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是最高效、最直接的沟通方式!

这背后是老师的责任心,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 您家孩子默写错了几个,哪个知识点薄弱,一目了然。老师省去了挨个私发的时间,把精力用在备课和教学上,这难道不是一种敬业?非要老师一个个私信您,再陪您聊半小时“孩子心理建设”,您觉得老师一天有48小时吗?

三、伤害自尊?那叫“知耻而后勇”!

最可笑的,莫过于“伤害自尊心”这个论调。请问,是虚假的“你真棒”更能保护自尊,还是真实的“你这里需要加油”更能激发斗志?

一个连默写都无法正视的孩子,他的自尊心有多脆弱?在家长群里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后面,感到羞愧,进而努力追赶,这叫“知耻而后勇”!这恰恰是教育最希望看到的良性循环!把挫折当“伤害”,把鞭策当“羞辱”,这种心态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未来只能是个一碰就碎的“草莓族”!

四、家长群不是“夸夸群”,是“战情室”!

某些家长似乎对家长群有什么误解,以为那是只报喜不报忧的“夸夸群”。错了!家长群是家校共育的“战情室”,是信息同步的“指挥部”! 老师在这里通报“战况”,家长在后方“补给支援”,目标只有一个:让孩子进步!

您在这里大谈“心理伤害”,煽动其他家长的情绪,本质上是在破坏这种高效的协作机制。您不是在保护孩子,您是在给孩子制造一个可以逃避、可以懈怠的舒适区。当别的孩子都在奋起直追时,您的孩子却在您营造的“岁月静好”里,被远远甩在身后。

别让你的“保护”,成为孩子未来的“绊脚石”!

所以,请收起那套虚伪的“隐私论”和脆弱的“自尊心”吧。老师的做法,没有错!错的是那些把成绩单当成“审判书”,把透明当成“伤害”的家长。

教育需要温度,但更需要真实。 敢于让孩子直面自己的不足,敢于让家长看到真实的情况,这才是负责任的教育。与其花时间打码截图、网上抱怨,不如多花点时间陪孩子把错的字多写几遍!

别让你的过度保护,成为孩子未来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来源:书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