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能复制的“牛散思维”:章建平50亿赚法全拆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06:09 1

摘要:那天约老张喝茶,他刷着手机突然把桌子一拍,“你快看,章建平又杀进科技股了!”语气像是发现什么惊天秘密。我瞄了一眼,是他账户里几只去年跟风买的科技股,绿油油地挂着,亏了快三成。他叹口气:“人家买啥涨啥,咱买啥,啥就趴着不动。”这场景我太熟悉了,16年股海沉浮,听

那天约老张喝茶,他刷着手机突然把桌子一拍,“你快看,章建平又杀进科技股了!”语气像是发现什么惊天秘密。我瞄了一眼,是他账户里几只去年跟风买的科技股,绿油油地挂着,亏了快三成。他叹口气:“人家买啥涨啥,咱买啥,啥就趴着不动。”这场景我太熟悉了,16年股海沉浮,听得耳朵都起茧——多少人盯着牛散的一举一动,恨不得抄作业,结果抄了个寂寞。

章建平这名字,在A股早就不只是个散户了。90年代揣着五万块进场,如今身家几十亿往上走,业内喊他“游资教父”也不过分。关键是他那种节奏感,像猎豹等猎物,耐得住性子。2022年下半年,寒武纪还在十几块晃荡,散户早割得差不多了,他悄悄摸进前十大股东名单。谁也没注意。到了2023年,AI风口一来,股价翻了三倍还多,他一边涨一边 quietly 减持,一进一出,整整50亿落袋。最狠的是,全程没发朋友圈,没开直播,就靠持仓变动说话。

可别以为他靠运气。人家背后有团队盯技术路径,有资金扛得住横盘半年。你拿十万块满仓冲一只票,跌个百分之十几,晚上觉都睡不好,人家百亿体量,同一跌幅,眼皮都不眨。这就是现实。很多人看见财报披露章建平进了某只科技股,立马跟风冲进去,殊不知那数据是三个月前的。等你看得到,人家可能已经撤了。之前就有只票,散户集体杀入,结果跌下来才发现,章建平早在季报发布前就清仓了,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个“历史快照”。

他也从不押身家。公开数据显示,寒武纪最多占他仓位两成,剩下八成分散在不同行业。反观我们身边那位老哥,去年半导体一热,一把梭哈,结果公司业绩爆雷,股价半个月跌两成,心态直接崩了,割肉走人,四年积蓄蒸发四成。你说冤不冤?

其实章建平厉害的地方,根本不是买了哪只股票,而是他选票的思路。比如他看技术壁垒,不看概念热度。寒武纪搞AI芯片,研发投入常年超营收15%,发明专利几百项,这才是硬底气。而我们跟风买的那些“AI概念股”,研发费连5%都不到,产品都没影儿,纯属蹭热点。潮水一退,全裸泳。

他也从不炒短线,赌的是赛道未来。AI芯片是智能时代的“水电煤”,五年后市场规模可能破万亿,政策也支持,这种方向他才敢蹲。小李去年看到一只票三天涨20%,赶紧冲进去,两天回撤就割了,亏15%。要是先看看它所在的细分领域,竞争红海,技术也没护城河,根本不值得碰。

还有更关键的——他不贪。赚到预期收益就撤,不会死扛等“最大利润”。很多人涨10%嫌少,20%还想30%,结果全吐回去。设止盈、止损,小仓位试错,这才是活下来的本事。我自己去年买半导体,先上10%,跌了也不慌,知道逻辑在,后面慢慢加,最后拿了20%收益。要是满仓,早被洗出去了。

说到底,盯着章建平买了哪四只科技股没用。真正该琢磨的,是他怎么想的。你敢不敢拿时间换空间?能不能忍住不全押?搞不搞得懂一家公司到底牛在哪里?这些,比代码和K线重要多了。

来源:完美微风edFj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