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把事情说清楚点,别让大家白跑一趟。以前在新安江大道东段1号办事的,别再跑那儿了。镇政府整体搬到新安江路1999号的旧校舍里去了,搬迁从10月28日开始执行,办事时间没有变,原来的业务照常办理,大家还是按平常时间去办就行。有疑问的,打咨询电话0571-641
从10月28日开始,杨村桥镇党委和镇政府的办公地址已经换了,新地点在杨村桥镇新安江路1999号(就是原来那所杨村桥初中)。
现在把事情说清楚点,别让大家白跑一趟。以前在新安江大道东段1号办事的,别再跑那儿了。镇政府整体搬到新安江路1999号的旧校舍里去了,搬迁从10月28日开始执行,办事时间没有变,原来的业务照常办理,大家还是按平常时间去办就行。有疑问的,打咨询电话0571-64191369问清楚,比到处跑强得多。
有两处业务没跟着整体搬家,得特别提醒:社会事务办和平安法治办还留在原先的便民服务中心,地址是在百旗家园小区101-108号。换句话说,办这两项业务的别跑新址,也别跑老址,去便民服务中心就对了。把这个事告诉家里老人和不常上网的亲戚,省得他们大清早出门跑错地方。
镇里10月27日发布了正式公告,签名单位是中共建德市杨村桥镇委员会和建德市杨村桥镇人民政府。公告里把搬迁的时间、地址和联系方式写得挺明白,来源是杨村桥镇微融媒体中心,编辑是李俊瑶,初审付敏强,二审方滋。大家要核对信息的话,这些字样能找到官方出处,不是路边传言。
搬迁的目的在公告里也讲了:把办事窗口集中起来,优化内部布局,提升办事效率。说白了,就是把机关活动和对外服务放一个更适合的地方,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这话听上去有点官方,但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未来去办事可能更集中,排队、找窗口这些流程会更顺点儿。
关于搬家的实际安排也不是乱搬。镇里按照楼层和科室分批打包转移档案、设备和办公用品,尽量避免业务中断。搬迁前后有人员接力,确保窗口能继续上班,档案和重要设备会分批有序搬运。对咱普通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地点换了,但办事流程、证件要求、办理时间这些都没变。记住带好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明材料,按原流程去办事就行。
办事时碰到不确定问题,有两招省力:一是先打那个咨询电话0571-64191369问清楚所属窗口在哪儿;二是实在不放心,去到现场先问门卫或值班人员,他们会指引具体科室位置。不要急着走进门就乱找,问清楚再上楼或者转窗口,能省不少时间。
给大家再提几条生活化的建议:如果你是去办社保、户籍、建设类或者其他普通行政事务,优先去新址;如果是社保里某些跟社会事务有关的专项业务,先确认是不是要去便民服务中心;家里有老人或者外地来的亲戚,别靠他们自己去,用电话先确认;遇到下雨天或高峰期,提前半小时出门,别在新地址外面等得着急。走错地方也别着急,问个工作人员会指路,大家互相提醒一下就好。
搬家带来的短期不便是难免的。窗口位置换,指示牌更新、路途熟悉这些都需要点时间。镇里会在新址加装临时指示和咨询台,尽量减少大家摸索的时间。但信息传播还是靠群众,看到这条消息就转给身边需要办事的人。你告诉一个人,少一个白跑的;告诉十个人,大家少走十趟冤枉路。
另有一点,公告里交代了搬迁责任分配和资料移交流程,搬迁当天按批次转档案,重要资料会有清单和签收记录,避免丢失或遗漏。镇政府强调业务连续性,所以在打包、装运、安置期间都安排了工作人员轮班接替,跟原有业务衔接不上会有临时窗口或备份人员处理。对群众来说,就是业务不会被因为搬迁停摆。
如果你是单位办事人或常来镇里办证的企业代表,建议把公司或部门的联系人电话更新为咨询电话,或者在工作群里提醒同事们新的办事地址,减少反复奔波。对学生家长或社区志愿者,也可以在群里发一条“别跑错”的提醒,特别是那些不常上网的邻居更要关照。
最后再把关键信息重复一次,方便记忆:新办公地址——杨村桥镇新安江路1999号(原杨村桥初中);以前的办事地点——新安江大道东段1号,不再适用;社会事务办与平安法治办——百旗家园小区101-108号便民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571-64191369;公告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发布单位——中共建德市杨村桥镇委员会、建德市杨村桥镇人民政府,信息来源杨村桥镇微融媒体中心,编辑李俊瑶,初审付敏强,二审方滋。遇到不清楚的事,先打电话问清再出门,能省时省力。
来源:清闲的河流ycDjh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