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息不是公司公告,而是几位“知情人”向外界透露的。按现在能拼出来的线索看,这次规模在亚马逊近年来属于比较大的——上一次类似的大裁员是在2022年年尾,约有2.7万人离开。那一次之后,亚马逊并没有彻底停下收缩的步伐,而是过去两年里零零散散地在各条业务线上调整人手
亚马逊这一次要裁员,大概有三万个岗位,动作从当地时间28号开始。
消息不是公司公告,而是几位“知情人”向外界透露的。按现在能拼出来的线索看,这次规模在亚马逊近年来属于比较大的——上一次类似的大裁员是在2022年年尾,约有2.7万人离开。那一次之后,亚马逊并没有彻底停下收缩的步伐,而是过去两年里零零散散地在各条业务线上调整人手,像设备、通信、播客那类方向都曾被点到过名。
这次要调整的理由,也很直白:公司一头想压缩人力成本,另一头要把更多资源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今年亚马逊打算在云和AI数据中心上投入超过一千亿美元。这种钱往那儿砸,短期里就会把一些“边缘”业务或人力开支挤掉,裁员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料的后果。
关于会波及哪些部门,内部消息里提到的面挺广的:人力资源、运营、设备与服务等都会被牵连。人力资源被反复提起,这既可能意味着HR岗位本身也受影响,也说明HR会承担裁员执行的重任——得去和每个人沟通、计算补偿、安排离职过渡,这活儿量大且敏感。听说公司会分批走流程,先在试点团队落实,再逐步扩大到更广的业务线。补偿标准、过渡期安排、具体沟通节奏这些,官方都还没发话。
媒体方面,路透率先引用了三位熟悉情况的消息源,称裁员从本周就会开始,名额和部门构成在最后阶段可能还会调整。也有报道说HR部门可能被裁撤多达15%,不过这类数字在不同消息里口径不一,三万这个数是个比较大的估算,不是铁板钉钉的最后数字。公司高层显然还在掂量哪些岗位必须保留以支撑云和AI的扩张,哪些可以放手,这会影响最终的人数。
外面的人听到这种事,第一反应往往是担心:我或我的同事会不会被波及?过渡期怎么处理?薪酬和补偿会怎样算?对留下来的人来说,影响也很实际——工作职责可能重新分配,项目优先级会被倒腾,临时赶工和交接会频繁发生。对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户而言,某些业务线的运作节奏可能会出现波动,短时间里服务响应或项目进度都有可能被影响。
官方目前保持沉默,对媒体集体选择了“不置评”。没有公司层面的确认,媒体能拿到的多是匿名知情者的话;信息在传播中也会随着核实过程被不断修正。这种靠内部线人拼凑出的画面,细节上常常前后有差,最终还得看公司正式通知。
把时间轴拉长看,2022年的那波裁员不是一次性把问题都解决了,而更像是第一波去库存。之后两年里,公司在不同业务里继续做小规模精简,为现在可能更大、更集中化的调整做了铺垫。从战略上讲,把资金和人力往被看好的基础设施方向倾斜,是企业面对新技术浪潮时常见的选择;但对被“调出”或被边缘化的团队和个人来说,影响是真实且深刻的。
对员工的现实影响,除了收入和职业规划的直接冲击外,还有心理层面的波动。听说不少人在走廊里、在群里开始商量简历、面试渠道、以及如何谈离职补偿。HR部门在这类时刻既要处理硬性的行政流程,也要承担很大的情绪安抚任务。内部的沟通方式和过渡机制能在多大程度上减轻冲击,是关键一环。
媒体继续追着路透和《财富》的线索去核实,其他媒体也在跟进,但总体上信息还是以匿名知情人为主,缺乏官方确认。公司未来会不会发布更具体的部门清单、补偿细则和时间表,或者在执行前调整数字,目前都不确定。眼下能确定的只有两点:一是亚马逊在把钱往云和AI上投,二是这类资源重排会牵动不少岗位和人的命运,具体细节还在变化中。
来源:智慧船帆Tu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