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不是这么造作糜烂,欧洲历史将会重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9 03:11 1

摘要:那一刻,王室的继承顺序被彻底打乱,好像一盘摆好的棋被人一脚踢翻。眼下看,这件事不止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后面牵出的,是一串连锁反应——婚姻、政治、王位继承,全都被往不同方向推去。夏洛特本来是被公众当成“希望”的那个人:受过不错的教育,会弹点乐器,会读书,气质里没啥

夏洛特在产房里没能挺过来,母女二人一尸两命。

那一刻,王室的继承顺序被彻底打乱,好像一盘摆好的棋被人一脚踢翻。眼下看,这件事不止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后面牵出的,是一串连锁反应——婚姻、政治、王位继承,全都被往不同方向推去。夏洛特本来是被公众当成“希望”的那个人:受过不错的教育,会弹点乐器,会读书,气质里没啥那种腐朽奢靡的味道。她嫁给了萨克森-科堡-萨尔菲德出身的利奥波德,这个利奥波德在家里排行最小,长得还算端正,人也不可能去抢她的王位。按当时眼光看,这婚是妥妥的安全牌。可命运没按剧本来——难产夺走了她性命,也把一段被看好的联姻切断。利奥波德后来离开英国,回到德意志,最后成了比利时的第一任国王。这条线的改变,把很多人的计划打散,连未来几代人的命运都被改写了。

把镜头往前拉,会看到导致这些动荡的更早背景。1810年,乔治三世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他的儿子不得不正式挑起摄政的担子。人们眼里,那个肩负摄政的王子并不是理想的人选:爱喝、爱吃、不太上心政务,很多矛盾都在他掌权那会儿爆出来。民间对夏洛特的感情在那种大背景下更明显——她像是跟混乱局势相对的一口清水,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到了乔治三世去世后,他的儿子在1821年举办了奢华的加冕礼。铺张是有记录的:礼服精致、冠冕新制,宴会上有孔雀这种珍稀菜色,甜点里甚至有个据说叫“夏洛特”的苹果甜点,是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这些细节看着光鲜亮丽,但也成了那位国王风格的一部分:讲排场,讲面子,愿意把钱花在场面和形象上。现在能在博物馆看到的龙袍、那顶后来被改小尺寸沿用的皇冠,都还留着他的影子。

回到婚姻本身,这场危机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早就埋下伏笔。乔治年轻时就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人,住进父亲给的圣詹姆斯宫后更是大动干戈,弄宫殿、养马、赛马,单是马匹开支就不小。当时他每年从国会和父亲那里拿不少津贴,但比不上他的花销,债务就慢慢堆起来。16岁就有绯闻传出,成年后和戏院女演员的纠葛闹得满城风雨,父亲出钱把事儿给压下去。

更复杂的地方在于他的婚姻选择。乔治在二十出头时曾与玛利亚·费兹赫伯特有过秘密婚约。玛利亚是两度守寡的天主教徒,出身并不高,从法律和礼俗上讲,不能成为王后。两人在梅费尔公园街的住所签过字,只有宗教人士和乔治的弟弟在场。后来这段关系在法律上被认定无效,1795年玛利亚被告知两人已各自走开。尽管如此,感情的纠葛并非一下就消失,这件事在公众眼里很不体面,也成了王室内部的一个丑闻。

财政压力和家族的面子成了催婚的推手。乔治挥霍到让父亲受不了,乔治三世开始在财政上对儿子施压。议会也介入,给了乔治一笔钱帮他还欠债并把宫殿归还。父亲最后下了硬命令:你必须和布伦瑞克的表妹卡洛琳结婚,立刻生出合法子嗣,否则就断绝津贴。出于债务压力和家族颜面,1795年乔治妥协结婚。当时他的债据说高得吓人,婚后朝廷又追加了津贴,债务才慢慢有了缓解。

婚姻并没有解决问题。乔治跟卡洛琳感情冷淡,常年分居。卡洛琳在次年为他生下了唯一的合法子女——夏洛特。这孩子的出生缓和了一点王室的焦虑,但对当时的继承法和汉诺威的男系继承来看,女儿终归不是理想的继承人。乔治对卡洛琳几乎没有感情,两人关系公开到敌对的程度。所谓夫妻义务少得可怜,反倒奇迹般地产下了夏洛特。孩子从小被放在更规范的教育环境里,卡洛琳甚至一度被剥夺接触女儿的权利。

私生活方面,乔治从没停下养情妇、私生子的步伐。有记录说他有几位私生子,其中之一叫乔治·西摩·克罗尔,母亲是剧场经理的女儿伊丽莎。这个私生子后来在军中服役,活到了六十三岁,终身未婚。公众对乔治的态度并不单纯赞美:他年轻时有风度、有魅力,能说会道,后来却因为暴饮暴食、体重飙升成了戏谑的对象。报纸和漫画上常把他画成臃肿可笑的样子,成为讥讽的把柄。

政治上,乔治年轻时与辉格党领袖福克斯走得近,把政治当成和父亲斗争的工具。福克斯与当时的首相小皮特关系紧张,乔治在父亲和议会之间游走,常以党派作为个人斗争的筹码。到了1790年代,这种党派纷争变本加厉,最终他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保守派政府,政局也因此多了新的变数。

他的出身背景也值得一说。1762年出生在伦敦,是乔治三世的儿子,是汉诺威王朝里第一个在英国本土出生的王子。自小被寄予厚望,聪明能言,会说好几门语言,成年后却走上挥霍放纵的路。家族的期待本想把他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结果他的习性成了挥霍的背景音乐,家庭的压力和国家的需要不断碰撞。

把这些线索放在一起看,就能理解为什么夏洛特的死会有那么大的效应。她的消失不是孤立的悲剧,而是接连触发了多条沉睡的链条:旧有的继承逻辑、被压抑的家务事、公众对于王室能否担当起时代责任的质疑。很多当时被看作理所当然的安排,一下子就变得不稳当,从婚姻选择到政治联盟,都因此被迫重新洗牌。人们开始看到王室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一堆有血有肉、会犯错的人构成,一次难产就足以把原本看似牢靠的秩序撼动得七零八落。

来源:拾遗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