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按照传统,我们今天要去登高望远,避灾祈福,象征步步高升与健康长寿。还要赏菊和饮菊花酒,象征长寿,有祛灾祈福之意。更重要的是,要回家陪陪父母,给他们做一碗“宽心面”,寓意“心宽没烦恼”。
导语:今日重阳节,老话“重阳大日头,寡妇要发愁”,重阳晴天有啥预兆?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公历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转眼间公历10月已经进入尾声了,你那边天气情况如何,有没有下雪呢?
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按照传统,我们今天要去登高望远,避灾祈福,象征步步高升与健康长寿。还要赏菊和饮菊花酒,象征长寿,有祛灾祈福之意。更重要的是,要回家陪陪父母,给他们做一碗“宽心面”,寓意“心宽没烦恼”。
今年重阳节处于霜降时节期间,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阶段,同时也是农忙扫尾的阶段。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北方地区此时重点工作是冬小麦播种扫尾和防霜冻;南方的重点工作则是晚稻抢收和油菜、小麦的播种移栽。因此,后续天气走势是农人比较关心的,能够直接影响作物生长和收成。
今日重阳节,在旧时民间有“重阳大日头,寡妇要发愁”的讲法,什么意思?重阳节当天是个晴天有啥预兆呢?下面具体来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重阳节当天阳光明媚,是个晴天的话,那么按照老祖宗总结的经验,往往预示着当年的冬天可能是个暖冬。
相反,如果重阳节当天是个阴天或者雨雪天气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冬天可能会比较寒冷。
暖冬是“先甜后苦”,冬天暖和既能节省取暖材料,又有利于冬天活动和交通出行。但对农人来说,可就要发愁了,为来年的病虫害管理和气候风险(倒春寒)埋下了巨大隐患,可能会造成减产。
而冷冬则是“先苦后甜”,虽然体感上更加寒冷,出行也不方便。但是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是非常有利的,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可以冻死地下害虫,来年少得病虫害。还可以缓解春天的旱情,有利于作物返青和早春作物播种。
总之,按照老辈人的说法,“该冷就冷,该热就热”才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基础。
这句农谚比较好理解,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大意是说,如果重阳节当天是个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后续可能会出现干旱、暖冬以及倒春寒的情况,农人比较担忧来年作物收成。
相反,如果重阳节当天下雨了,则往往预示着来年收成好,多半是个丰收年。因为,下雨预示着冬天可能寒冷雪多,来年不仅少得病虫害,雪水化了还能缓解春旱,促进作物生长。
这句农谚和第一句表达的相似,也是说,如果重阳节当天是个晴天的话,按照老祖宗的经验,往往预示着三九时节偏暖,说明当年的冬天可能是个暖冬。
相反,如果重阳节当天下雨的话,则往往预示当年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说明是个冷冬。
种过地的农人都知道,像冬小麦、油菜、大蒜等越冬作物,如果遇到暖冬的话,就容易在越冬前出现“旺长”现象。
有人可能会说麦苗长得旺还不好吗?实际上还真不好,因为,植株长得过旺,抗寒能力就会下降。
这样一来,来年春天一旦遭遇“倒春寒”的天气,就可能会给返青后的作物造成毁灭性的冻害,导致严重减产。
另外,像苹果、梨、桃树等一些果树,在冬季需要一段时间的低温(称为“需冷量”)才能完成自然休眠,来年才能正常开花结果。暖冬无法满足需冷量,会导致春季开花不整齐、坐果率低,直接影响产量。
所谓的“需冷量”,简单来说就是指落叶果树,如苹果、梨、桃、樱桃、葡萄等,在冬季自然休眠结束后,为了能够正常萌芽、开花、结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低温环境的总和。
还是那句话,“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难成年景”,冷的时候不冷,必然会造成减产。
这句农谚不难理解,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重阳节当天下雨了,那么按照古人总结的经验,往往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相反,如果重阳节当天是个晴天,没有降雨的话,那么按照古人总结的经验,则预示着收成可能会比较差。这样一来,人们为了后续的生计,就要节俭度日。民谚里的“人吃盐”,就是形容生活比较拮据,人们生活困苦。
明白上面的内容,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重阳大日头,寡妇要发愁”这句老话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意思是说,重阳节是个晴天的话常意味着冬季雨雪少,容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暖冬),或来年春天有倒春寒的情况。
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导致小麦等越冬作物生长不良,以及出现冻害等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人的收成。
所以,正常的人家都要担忧,更何况是家里失去丈夫的寡妇人家,就更要发愁了。因此,有了“重阳大日头,寡妇要发愁”这类说法。
古代虽然是农业社会,但农业生产水平比较地下,一旦出现天气异常的天气,就可能导致农作物出现歉收。这样一来,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出现大范围饥荒,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社会动荡、流民四起。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古代时,从皇帝到百姓,在一些节日或者节气的关键时期,都会举行一隆重的祭天、祈雨、祭河神等仪式,希望通过虔诚的祈祷来期盼好天气。
今日重阳节,我们哈尔滨这边是个晴天,您那边的天气是个什么样呢?期待您能够分享一下,感谢阅读!
来源:三农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