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股市里有三个板块,简直是“王炸组合”——存储芯片持续涨价,电子化学订单爆单,可控核聚变实验又传捷报!这三个领域一个比一个硬核,一个比一个有想象空间。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三大赛道到底火在哪,普通人能从里面捞到啥实实在在的机会。
最近股市里有三个板块,简直是“王炸组合”——存储芯片持续涨价,电子化学订单爆单,可控核聚变实验又传捷报!这三个领域一个比一个硬核,一个比一个有想象空间。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这三大赛道到底火在哪,普通人能从里面捞到啥实实在在的机会。
要说存储芯片,最近兆易创新的骚操作大家都看见了,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根据最新行业数据,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00亿美元,咱们国内市场占比超30%。更关键的是,存储芯片价格从三季度开始又涨了! 以DRAM为例,主流产品价格环比涨了8%,这还是在AI服务器、自动驾驶汽车疯狂抢货的背景下。
为啥国产存储现在这么硬气?一方面是全球“缺芯”的延续,另一方面是咱们自己的“国产替代”按下了加速键。长江存储最新一代TLC闪存良率已经突破90%,直接对标国际大厂。大基金三期更是砸了超500亿到存储产业链,从设备到材料全链路扶持。
但普通人别光盯着兆易创新这类龙头,存储产业链的“隐形机会”也不少。比如存储芯片的封测环节,国内长电科技的先进封装技术已经能做到“ Chiplet + 3D堆叠”,这类企业的业绩三季度也跟着暴增。还有存储控制器芯片,国内景嘉微等企业也在突破技术壁垒,这些细分领域的机会,往往比追龙头股更稳妥。
电子化学是个啥?说白了就是半导体、新能源里要用的高端化学品,比如电子级氢氟酸、光刻胶配套试剂。这东西看着不起眼,但缺了它,芯片厂就得停工。最近国内某电子化学龙头企业透露,电子级氢氟酸的订单已经排到2026年一季度了,而且价格还涨了15%。
为啥电子化学突然这么火?核心原因是国内半导体产能在“疯狂扩张”。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大厂的新产线不断落地,对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但以前咱们这领域基本被日本、韩国企业垄断,现在国内企业开始“抢地盘”了。比如多氟多的电子级氢氟酸,已经进入台积电供应链;江化微的光刻胶配套试剂,在国内晶圆厂的渗透率突破40%。
这里面的投资逻辑很清晰:半导体产能扩张是长期趋势,电子化学的国产替代是必然结果。而且这东西属于“刚需中的刚需”,只要芯片厂开工,就得源源不断地买。所以别看电子化学企业市值不大,但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比很多热门板块都高。
可控核聚变绝对是“科幻照进现实”的典型。就在10月25日,我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实现了1.2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超100秒的新突破,这是什么概念?太阳核心温度也就1500万摄氏度,咱们这实验装置已经摸到“商用门槛”的边了。
国际上,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也传来好消息,第一壁组件安装进度超60%,预计2035年首次等离子体实验。这意味着,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普通人怎么参与?别想着直接投核聚变实验装置公司(大多是科研机构背景),但产业链上的机会不少。比如核聚变用的超导磁体,国内西部超导已经能量产高性能铌钛合金;还有耐高温材料,中钨高新的钨合金产品已经进入相关实验环节。这些企业虽然现在股价没被爆炒,但一旦核聚变商业化有实质性进展,估值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
存储芯片是“成熟赛道里的周期机会”,跟着价格周期和国产替代进度走就行;电子化学是“半导体的隐形刚需”,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可控核聚变是“远期超级赛道”,适合愿意长期布局的投资者。
但话说回来,投资这事儿从来没有“稳赚不赔”。存储芯片有周期波动风险,电子化学有技术替代风险,可控核聚变更是存在商业化不及预期的可能。所以大家得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别听风就是雨。
来源:是布丁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