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利好!12只医药股业绩猛增,16只意外暴雷,眼药龙头净利翻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22:27 2

摘要:医药板块的业绩分化从未如此明显,一边是胰岛素和眼药企业的利润翻倍,另一边是恒瑞等龙头遭遇增长困境。

医药板块的业绩分化从未如此明显,一边是胰岛素和眼药企业的利润翻倍,另一边是恒瑞等龙头遭遇增长困境。

今晚的A股医药板块注定不平静。

在刚刚发布的三季报中,通化东宝以1911%的净利润增长率领业绩预增阵营,亚太药业也不甘示弱,净利润增幅高达2909.49%,展现惊人爆发力。

而眼药龙头兴齐眼药同样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05.98%,达到5.99亿元。

然而,并非所有药企都共享这份喜悦。恒瑞医药第三季度净利润仅增长9.5%,远低于市场预期,股价应声下跌近5%。康泰生物、贝达药业等16只医药股利润大幅下滑,行业分化愈发明显。

01 业绩狂飙

医药板块的三季报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一批药企业绩实现惊人增长,其中一些企业的增速甚至超过了市场最乐观的预期。

通化东宝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80亿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高达12.02亿元,增幅达1911%。

如此惊人的增长主要源于国家胰岛素集采续标落地,全系列产品高份额中标。

公司胰岛素类似物销量上半年同比增超200%,门冬系列激增超360%,成为营收核心支柱。

联化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872%,回盛生物增长494%,圣诺生物增长123%,均展示了医药细分领域的增长潜力。

亚太药业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19.5万元,同比增长2909.49%。

不过仔细分析发现,公司营业收入实际上同比下降25.59%,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5658.53万元。

这表明其利润增长主要来自非主营业务贡献,可持续性值得观察。

02 眼药龙头

兴齐眼药成为本轮业绩披露中的一颗耀眼明星。

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4亿元,同比增长32.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105.98%。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35.34%,净利润2.64亿元,增长117.45%,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加快。

兴齐眼药一直专注于眼科药物领域,是国内研发技术水平领先、产品线覆盖较广的专业眼科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企业。

公司已构建起了“专业化、全系列、多品种”的眼科药物产品体系,覆盖十个眼科药物细分类别。

公司收入的增长主要系滴眼剂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所致。近年来,随着环孢素滴眼液、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兴齐眼药收入、利润快速增长。

此外,公司的他氟前列素滴眼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多个新药项目相继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未来增长储备了动力。

从财务指标看,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1.33%,同比上升2.9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1.46%,较上年同期上升11.26个百分点。

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规模效应释放利润空间,共同推动了公司业绩的高增长。

03 龙头遇困

然而,医药板块的另一面却令人担忧。

恒瑞医药作为中国医药龙头,第三季度表现不及预期。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3%至74亿元,但净利润下滑9.5%至13亿元,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更详细的数据显示,恒瑞第三季度净利润仅增长9.5%至1.3亿元(约合1825万美元),营收增长12.7%至7.4亿元,但这两项数据均远低于分析师的预期。

分析师原本预计其利润和营收分别为2.1亿元和8.9亿元。

中国药品采购政策的改革不断挤压恒瑞的利润率,因为集中批量采购大幅降低了仿制药的回报。

该公司正在加倍投入药物创新,达成更多全球许可合作伙伴关系,并大力投资其研发管线。

近期与格兰马克的一项交易为其有前途的癌症治疗药物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首付款,而此前与默克和GSK的合作表明恒瑞正在谋求更长期、更高价值的增长。

Jefferies的分析师Cui Cui表示:“恒瑞第三季度利润增长未达市场预期,且没有BD(业务发展)收入的贡献。”

04 暴雷名单

除了恒瑞,还有一批医药企业业绩大幅下滑。

新诺威前三季度利润下降117%至-2404.89万元,达嘉维康利润下降86%至509.74万元,康泰生物利润下降86%至4915.77万元。

此外,诚达药业、新开源、贝达药业、仙琚制药、上海莱士等企业利润也均下降超过20%。

这些企业的业绩下滑原因多样,包括药品降价、竞争加剧、研发投入增加等,但整体反映出医药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

** Fosun Pharma**作为另一家医药龙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93亿元,净利润25.23亿元。

虽然公司净利润保持增长,但营收同比下降5%,增长压力依然存在。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39.98亿元,同比增长2.12%,创新药收入超过67亿元,增长18.09%,显示公司正在向创新驱动转型。

05 行业风向

从这些企业的业绩表现中,我们可以窥见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

创新药成为竞争核心。随着仿制药利润被集采政策不断挤压,创新药物已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

Fosun Pharma在财报中特别强调,公司前三季度创新药收入超过67亿元,增长18.09%,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创新产品聚焦固体肿瘤、血液肿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同时注重抗体/ADC、细胞治疗、小分子等核心技术平台。

国际化步伐加快。通化东宝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同期海外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近187%。

圣诺生物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超240%,占营收超55%。

恒瑞也与多家跨国药企达成合作,试图通过“出海”突破增长瓶颈。

专业化细分领域蕴藏机会。兴齐眼药在眼科领域的成功表明,即使在集采大环境下,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专业渠道优势的细分领域龙头仍能实现高增长。

公司毛利率高达81.33%,净利率35.64%,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纵观全球市场,国际药企巨头同样面临挑战。美国制药公司Incyte第三季度总收入增长20%至13.7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其旗舰产品Jakafi和Opelura的需求增长。

但相比中国药企,其增长更为稳健。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Incyte拥有29亿美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资金实力雄厚。

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国医药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传统的营销驱动模式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

未来能够持续投入创新研发、布局国际化市场、深耕专科领域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大家交流经验,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作推荐,投资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来源:百姓养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