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粤语,为什么我感觉广州人的发音比香港人的发音听起来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21:53 2

摘要:你去新界乡下转一圈,能听见老人用“食晏”叫人吃午饭,年轻人一听就懵。

你去新界乡下转一圈,能听见老人用“食晏”叫人吃午饭,年轻人一听就懵。

不是他们笨,是这词儿早从日常里溜走了。

香港人讲粤语,张口就是广州话,连TVB剧里都这么演。

可你翻翻老档案,一百年前的新界围村,人说话根本不是这调调。

围头话,土得掉渣,却藏着粤语最老的骨头。

它保留着中古汉语的“-m”尾音,广州话早就丢光了。

现在全港能流利说的人,不到一万二,全挤在厦村、屏山这些村口,像最后一批守着旧火种的人。

可奇怪的是,年轻人不爱说,却爱听。

不是真懂,是刷短视频时,突然听见一句“唔该晒”,耳根一热——这声音,像阿公阿婆在灶头喊你吃饭。

有人专门拍围头话教学视频,粉丝冲到十二万,评论区全是“我妈以前也这么说”。

政府不声不响,把围头话塞进非遗名录,小学开选修课,教材里也加了一页“香港人原来不只讲广州话”。

考试出题了,问你“食晏”是啥。

没人考你语法,就问你知不知道,这饭,是祖宗吃的。

深圳那边,偷偷建了个语音库,收了五千多条原汁原味的发音。

不是为了研究,是怕哪天,连录音都找不着了。

广州人总说,香港话是偷了我们的。

可你细听,香港保留的那些词,广州自己都快忘光了。

围头话不是香港的“方言变种”,它是粤语的活化石,只是被城市吞了,没被承认。

现在年轻人开始翻族谱,问阿公:“咱家以前怎么叫‘吃饭’?

”不是怀旧,是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腔调,像断了线的风筝,飘了太久,忘了从哪根枝头飞出来的。

没人逼你学围头话。

但你要是哪天在地铁站听见广播里,夹着一句“唔该”,音调比广州话更钝、更软,别急着嫌土。

那是你祖宗留下的,没被改写的声音。

你家祖上,是不是也从新界来过?

来源:瓜地里尝瓜的过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