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私域直播消费“坑”你没商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01:10 2

摘要: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涉老私域直播消费调查报告”。2024年江苏全省受理老年消费相关投诉2563件,分析显示老年人易陷入直播间购物、微短剧推广等新型网络消费陷阱。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表示,涉老私域直播乱象集中表现为宣传内容涉嫌夸大、产品质

转自:南京晨报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涉老私域直播消费调查报告”。2024年江苏全省受理老年消费相关投诉2563件,分析显示老年人易陷入直播间购物、微短剧推广等新型网络消费陷阱。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表示,涉老私域直播乱象集中表现为宣传内容涉嫌夸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售后困难等,常多涉及食品、保健品、美妆、珠宝等消费品类。

虚假或夸大宣传现象频现

线上专访显示,在44位有过私域直播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61.36%反馈“商品与描述不符”,36.36%遭遇“话术诱导或被主播用虚假剧情、苦情故事博取同情后引导下单”。线下体察发现,夸大宣传、违规话术使用和人设与案例虚构是私域直播中最普遍的共性问题。

普通产品“神药化”:体察发现,“优联惠众”直播间的主播在推广产品“熊胆粉”时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该产品包装产品类别标注为“初级农产品”,然而,主播在直播中声称其“可治疗和预防肝胆类疾病”“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并在私域微信群中进一步宣传该产品适用于肝胆疾病、痛症、眼部疾病及皮肤疾病等患者。

宣传用语过于绝对化:体察发现,“多省云店”直播间的主播宣传其保健产品为“让心脏健康以及活的时间更长的钥匙”“5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吃”“只要心脏还在跳,辅酶Q10少不掉”。经核实,该产品为保健食品,其核准的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

扩大产品使用范围,涉嫌虚假宣传:体察发现,“华誉优品”直播间对所售眼部雾化护理液进行夸大宣传,声称“白内障患者、术后人群、青光眼患者、飞蚊症患者,以及角膜、虹膜、视网膜出现问题的人群都一定要用,对眼睛伤害有恢复作用”。然而,该产品包装明确标注其适用范围仅为“适用于青少年眼部不适,用于因学习、上网或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熬夜等用眼过度人群”,明显扩大产品适用情形,容易让消费者作出错误购物选择。

虚构折扣,降低消费心理预期

线上专访显示,“主播声称市场最低价,比超市商场划算”是老年人选择在私域直播购物的最主要原因,占比68.18%。

体察发现,“优选湾”主播在直播中宣称所售红宝石钻戒为“慕尼黑国际珠宝展展台唯一展品,欧洲专柜售价3000欧元起(约合人民币2.5万元)”,而实际上该产品为合成红宝石,市场价值远低于所宣称价格。主播先抬高价格,再以52.1元的“优惠价”进行销售,刻意制造巨大价格落差,诱导消费者购买。

线下引流,线上制造“信息茧房”

私域直播间通常以“免费领鸡蛋”“养生讲座”等方式精准锁定老年群体,并利用签到奖励、积分换礼等活动保持其持续观看的积极性。体察发现,“凤行天下”直播间通过私域社群实施利诱式裂变传播,以“拉人给红包”模式鼓励消费者推广,每邀请一人可获得0.3元红包,同时设有观看直播及消费奖励,通过小额利益诱导消费者参与传播。这种裂变营销模式不仅让更多老年消费者陷入违规营销的陷阱,也形成了“传销式”的传播链条,加剧了私域直播乱象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

体验员告诉记者,在直播间,主播常以“老爹老妈”“家人们”等称呼建立情感联结,同时也会利用健康焦虑制造恐慌。体察发现,在“多省云店”直播间主播在推广“辅酶Q10”产品时,通过列举多位名人因心脏病早逝的案例,刻意制造健康焦虑。情感营销与健康焦虑精准抓住了老年人情感孤独和对疾病恐惧的心理,使其失去理性判断能力,最终购买高价低效或无效的产品。

赵鑫说,由于老年人对专业权威和成功案例具有较高的信任度,部分商家便通过伪造专业身份、虚构成功案例来打造“可信”形象,降低老年消费者的警惕性。舆情案例显示,某直播间宣称主讲人由多国专家组成团队,还引用五家知名机构名义为产品背书,实则既无相关专家团队,也未获得机构授权。

产品质量难保证,售后维权困难

线上专访显示,有过私域直播购物经历的受访者中,47.73%反馈“商品质量差、存在质量问题”,29.55%受访者表示“售后服务差、退换货流程复杂、拖延”,另外也有少部分受访者表示“商家失联/直播链接失效,遇到问题难维权”。

不少消费者遇到了假冒知名品牌,或实际收到的商品与直播展示样品在材质、功能、外观上存在显著差异。舆情案例显示,某直播间的主播强调所售“五常大米”产品源自五常核心产区、拥有专属溯源码,是“正宗东北五常稻花香米”,并展示“五常大米”地理标志的包装样品,但消费者收到的大米口感粗糙、米香微弱,与正品差异明显。经相关部门核查,该大米实际产自外地,所谓“溯源码”指向伪造网站,属典型假冒伪劣产品。这种货不对板的行为让老年消费者支付了正品价格却只获得劣质商品,也损害了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

消费提醒:

老年人消费决策前,多和家人商量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减少和避免私域直播相关的纠纷发生,江苏省消保委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遇事多商量,不被“套路”诱导。面对“限时秒杀”“免费送”“拼团优惠”等营销手段时,保持冷静、理性判断,避免因一时冲动而盲目下单。在作重要消费决策前,多与子女或家人沟通,切勿因“怕错过”“图便宜”等心理落入消费陷阱。

通讯员 金海燕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金磊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