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到24小时,婚礼视频下的祝福就被一波对刘欢一家穿着、发色、纹身和长相的冷嘲热讽淹没,评论区出现了让人直皱眉的恶心一幕
不到24小时,婚礼视频下的祝福就被一波对刘欢一家穿着、发色、纹身和长相的冷嘲热讽淹没,评论区出现了让人直皱眉的恶心一幕
我看着那些词句,心里“咯噔”一下,这喜庆事儿怎么就被玩坏了呢
重庆的夜风有点潮,酒店灯光暖黄,酒桌上茅台一字排开,盘子里海味冒着热气
新娘刘一丝粉色的头发在灯下像一抹跳脱的水彩,迎宾穿明艳黄裙,仪式换白纱,敬酒再上红礼服,锁骨和手臂上的纹身若隐若现,像一本她自己写的日记
她笑起来,倒真有点“从艺术展里走出来”的味道
新郎穿黑西装,不惊艳,但干净利落,最打动我的是那一刻,他半蹲着小心理裙摆,动作很轻,怕把纱弄皱,也怕弄疼她
你说相貌重要吗,能不能照顾你过一生更重要
作为父亲,刘欢的状态有点复杂
笑意在脸上,眼神却像是被谁轻轻拽了一下,空了半寸
宾客合影时他撑着精神,没人的当口他就坐着发呆,像在回想女儿小的时候
别急着说他“愁眉苦脸”,天下老父亲看女儿挽着别人的手走远了,心里多少都是五味杂陈
男方的父亲倒挺会来事儿,老是陪在旁边说话,把气氛拾起来,这份体贴看在眼里,心里就暖
偏偏网上那一轮评论,戳的都是外皮
有人嫌刘欢“戴帽子不正式”,嫌卢璐“丝巾太土”,还拉着新娘的粉发和纹身说“不像正经人家”,甚至对新郎的长相指指点点
说真的,人家办喜事,不喜欢可以不看,何必在评论区扎针
刘欢穿的是正装,胸前别了胸针,他戴帽子是多年习惯,重场合也一样;
卢璐红裙配丝巾,不就是想着喜庆点嘛
新娘留学过,审美更自由些也正常,国内大街上五颜六色的头发不稀罕,关键是两家人都认可,轮得到外人发牌照吗
理性声音很快站了出来,更多网友开始反对恶评,认可这场婚礼的圆满,呼吁把祝福给足
截至10月29日,刘欢及其家人都没有回应这场争议,讨论还在继续,焦点慢慢转到“公众人物的隐私边界”和“网络说话该不该有分寸”
这反倒是一次照镜子,互联网不是口无遮拦的避风港
说回刘欢
他是那种你一提名字,耳朵里就会响起旋律的人——《好汉歌》《我和你》,他的嗓子,陪着很多人长大
可私下他又很朴素,对家人更没得说
女儿要出国,他支持;
女儿高中,他干脆暂停国内工作去陪读
他曾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疼得厉害也不喊苦,只怕女儿担心
今年四月还有网友在长沙见到他同友人品茶,瘦了一圈,精神头挺好
一个把力气省着给家里人的父亲,在婚礼上有点不舍,真的不该被嘲笑
这场婚礼看得出是实实在在地办给亲友的
菜上得丰盛,程序走得顺,新人同心,双方父母都在笑
如果非要挑刺,我更愿意挑一种流行的“看不惯”:看不惯别人活得不是你想要的样子
把镜头拉远一点,婚俗的话题这两年也在巨变
中央一号文件提“综合治理高额彩礼”,江西、宁夏等地推“零彩礼证书”,年轻人里“低彩礼”“零彩礼”不再稀奇
5月18日,他趣联合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发布的《2025年中国青年彩礼调研报告》说,5181份样本里,男性平均预期彩礼14.3万元,女性期望17万元,差距3.4万元,65.42%接受“零彩礼”,男性支持率75.13%,而且超八成男女都认同“无论彩礼多少,婚后要赡养女方父母”
这组数字背后,是年轻人把婚姻从“面子工程”拉回“日子工程”
有学者提醒,适婚男女比到123:100,尤其农村的性别失衡推高了彩礼,经济压力就被转给了家庭甚至下一代
也有教授肯定数据驱动的婚俗改革,觉得理性新风能给年轻人更健康的婚恋环境
说穿了,婚礼的本质是两个人如何与两家人好好过日子,不是审美统一考试,更不是舆论斗兽场
说到父母的位置,不妨想起两个对照
张靓颖那年婚事,母亲公开发信、打官司,撕到了台面,最后婚姻也没撑住;
何超莲和窦骁在巴厘岛高调完婚,前头一堆不看好,婚后却靠着日常相处把质疑一点点化掉
父母的分寸,有时是守护,有时是放手
回到重庆这场喜宴,我更愿意记住的是新郎蹲下那一下,是刘欢不太舍得的眼神,是两家人你来我往的笑
这些瞬间,比键盘上的“标准答案”更真实
公众人物也有做父母的权利,也有把喜事办成家里事的自由
我们可以讨论,但别用戳人的方式
祝新人相濡以沫,白头到老,也盼着刘欢和卢璐早日抱上外孙,慢慢把日子过成歌
来源:大眼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