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你的天姥山,已被设置为“仅限想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00:40 2

摘要:一千二百多年前,李白在一场大梦中飞越镜湖,踏云登天,与仙人共舞,最终在惊悸中醒来,只余枕席冰凉、烟霞散尽。他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是牢骚,而是一记劈向现实的惊雷。今天,我们不再梦游天姥山,却日日梦游于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绩效堆砌的职场迷

你的天姥山,已被设置为“仅限想象”

周忠应

一千二百多年前,李白在一场大梦中飞越镜湖,踏云登天,与仙人共舞,最终在惊悸中醒来,只余枕席冰凉、烟霞散尽。他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是牢骚,而是一记劈向现实的惊雷。
今天,我们不再梦游天姥山,却日日梦游于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绩效堆砌的职场迷宫、流量定义的价值废墟。我们比李白更“清醒”,清醒地焦虑,清醒地内卷,清醒地出卖灵魂。
可我们是否还记得,人活着,不只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开心颜”?
这篇文章,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谈,也是一面照向当下的镜子——让我们借李白的梦,照见自己的困,然后,亲手撕开那层名为“不得不”的假面,找回属于现代人的精神白鹿。

一、梦醒时分,我们都在“剡溪”边迷路

公元745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离开东鲁,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不是一首简单的山水诗,而是一场精神逃亡的宣言,一次对现实秩序的彻底反叛。

今天,2025年,我们不再骑白鹿、穿谢公屐,但我们每天都在“剡溪”边迷路;在KPI的瀑布下、在短视频的霓虹中、在房贷车贷的悬崖上,我们何尝不是在“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见天姥山,我们梦见“财务自由”;他听见“天鸡”,我们听见“钉钉”;他见“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我们刷到“网红博主纷纷而来上热搜”。

梦,从未消失,只是换了包装。

但李白的梦,有出口;我们的梦,却常常是死循环。他梦醒后能“长嗟”一声,然后“放白鹿青崖间”,而我们梦醒后,只能打开手机,继续打卡上班。

二、当代“谢公屐”:明星、网红与精神流亡者

说到“精神流亡”,不妨看看当红明星李现。

2023年,李现突然宣布暂停所有商业活动,闭关读书半年。舆论哗然。有人说他“飘了”,有人说他“作秀”。但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怕自己变成一个精致的空壳,只会微笑、摆pose,却忘了怎么思考。”

这话,像极了李白那句:“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李现不是第一个“出逃”的明星。赵丽颖在《风吹半夏》爆红后,选择接拍文艺片《乔妍的心事》,拒绝流量剧本;周深在综艺巅峰期主动减少曝光,回归音乐本质;甚至网红李佳琦,在“所有女生”喊到声嘶力竭后,也曾在直播中哽咽:“我有时候,真的好累。”

他们不是不想红,而是怕红得没有灵魂。

这不正是现代版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只不过,今天的“权贵”,是算法、是流量、是资本、是观众永不餍足的期待。

我们嘲笑明星“矫情”,可我们自己呢?

为了升职,对领导点头哈腰;为了点赞,把生活P成滤镜;为了合群,把真实想法吞进肚里——我们何尝不是在“摧眉折腰”?

三、天姥山不在浙江,在每个人的内心

李白写“天姥连天向天横”,不是在夸一座山,而是在构建一个精神坐标。那座山,是他对抗现实的堡垒,是他灵魂的锚点。

今天的我们,有没有自己的“天姥山”?

有人说是“诗和远方”,但远方太远,诗又太贵。
有人说是“躺平”,但躺平之后,焦虑更甚。
还有人说是“搞钱”,可钱赚到了,心却空了。

真正的天姥山,不在地理上,而在心理上——它是我们内心那片不容侵犯的净土,是我们还能说“不”的勇气。

可惜,太多人把这片净土,租给了KPI,卖给了房贷,抵押给了“别人怎么看我”。

杜甫若在今日,大概会写:“朱门酒肉臭,打工人骨瘦如柴。”

但他也会补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打工人俱欢颜。”——因为杜甫的悲悯,从来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共情之后的行动。

四、离别,是现代人最奢侈的自由

李白这首诗,题为“别东鲁诸公”。离别,在他那里,是主动选择,是精神独立的仪式。

而今天的“离别”,却常常是被动的、痛苦的:
被裁员,是离别;
被分手,是离别;
被时代抛弃,也是离别。

我们不敢说“别君去兮何时还”,因为怕再也回不去,怕没有下家,怕被贴上“不稳定”的标签。

我们困在系统里,连告别都成了奢侈品。

但李白告诉我们: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能随时离开。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不只是浪漫,更是底气。

这份底气,来自他对自我价值的绝对确信。他不需要长安的官位来证明自己,就像李现不需要热搜来定义存在。

五、东流水中的“我”:在虚无中重建意义

“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七个字,轻如叹息,重若千钧。

李白在梦醒之后,并未沉溺于幻灭的哀伤,也没有滑入虚无的深渊。他看透了世事如潮、荣辱如烟,却并未因此躺平摆烂,更没有沦为犬儒。相反,他以一场瑰丽奇崛的梦为舟,以一首奔放激越的诗为桨,以一次决绝潇洒的告别为帆,在命运的洪流中逆流而上,完成了对虚无最诗意的超越。

今天的我们,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面对的不是天台四万八千丈的山峦,而是信息爆炸的洪流、价值坐标的崩塌、意义系统的碎片化。我们被算法推送的“成功模板”围困,被社交媒体的“精致生活”绑架,被AI生成的“完美内容”碾压。于是,深夜独处时,那些存在主义的幽灵悄然浮现:

“我为什么每天打卡上班?是为了还房贷,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有用’?”
“如果我的努力无人看见,人生还有意义吗?”
“连AI都能写诗、作画、谱曲,我这个‘普通人’的独特性,究竟在哪里?”

这些问题,不是矫情,而是时代投射在每个灵魂上的阴影。我们比古人拥有更多工具、更多选择、更多“连接”,却前所未有地感到孤独、迷茫与无根。

而李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用三个字给出了答案:开心颜

这三个字,绝非肤浅的“快乐就好”,也不是逃避现实的自我安慰。它是一种深刻的生存哲学。

意义不在外界的掌声里,而在内心的舒展中;

价值不靠他人的定义,而源于对本心的忠诚

“开心颜”,是明知世事如东流水,仍敢纵情高歌;是看透权贵虚妄,仍能仰天大笑;是在被排挤、被误解、被放逐之后,依然选择“且放白鹿青崖间”,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山河与星辰。

这恰恰是AI永远无法复制的人性光辉。

最近爆火的“李白GPT”能模仿《将进酒》的豪迈句式,能拼凑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修辞结构,甚至能生成看似磅礴的“新作”。但它写不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那场从迷醉到战栗、从神游到惊醒、从幻灭到觉醒的精神旅程。因为它没有“忽魂悸以魄动”的切肤之痛,没有在现实泥沼中挣扎后仍仰望星空的倔强,更没有“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一声撕裂长空的呐喊。

AI可以模拟语言,但无法拥有灵魂;可以复制风格,但无法经历命运。

我们人类,正因会痛、会梦、会不甘、会反抗,才在无常的东流水中,凿出属于自己的意义之岛。

六、药膏:如何在2025年“放白鹿青崖间”?

撕开伤疤之后,必须敷上药膏。

药膏不是鸡汤,而是可操作的生存哲学:

每天留15分钟给“剡溪”

不刷手机,不回消息,就发呆、散步、写日记。这是你的“镜湖月”,照见真实的自己。

建立“精神白鹿”清单

列出三件让你“开心颜”的事:可能是画画、爬山、陪父母吃饭。再忙,每月至少做一次。

练习说“不”

对无意义的加班说不,对消耗你的人际关系说不,对“你应该”的社会规训说不。每一次说“不”,都是对“摧眉折腰”的抵抗。

把“离别”日常化

不必等到崩溃才逃离。可以阶段性“数字断舍离”,比如每周一天不用社交软件;每年一次“精神休假”,哪怕只是在家读三天书。

找到你的“谢公宿处”

那个让你感到“清猿啼”般宁静的地方。可能是图书馆、咖啡馆、老家的院子。定期回去,充电。

七、结语:我们都是梦游者,但可以选择醒来的姿态

李白梦游天姥,最终惊醒。
我们梦游职场、梦游婚姻、梦游社交媒体,却常常不愿醒来。

但请记住:梦的价值,不在于它多美,而在于它让你看清现实的荒诞,并仍有勇气说——“我不干了!”

2025年,世界比唐朝更复杂,但人心从未改变。
我们依然渴望自由,依然害怕平庸,依然在深夜问自己:“我到底是谁?”

答案不在热搜榜上,不在年终奖里,而在你敢不敢像李白那样,对着权贵(或算法、或房贷、或世俗期待)大喝一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声呐喊,穿越1280年,依然滚烫。

而你,是否愿意接住这份滚烫,在自己的时代,梦一场,醒一次,活一回?

我们不是没有梦,而是把梦典当给了现实。

流量是新时代的权贵,点赞是新型的折腰。

真正的自由,是能随时说“我走了”,而不是“我忍了”。

天姥山不在浙江,在你敢不敢关掉手机的那一刻。

李白骑白鹿访名山,我们骑共享单车挤地铁——但灵魂,可以同样高远。

别让“打工人”成为你唯一的身份,你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工”。

梦醒不可怕,可怕的是醒后继续装睡。

来源:大栗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