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种说法听着就让人不舒服,根本不是什么传统文化,而是某些人为了博眼球编出来的歪理。如今网络上总有人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古话”当真理四处传播,其实很多话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背离了原本的含义。这些被“美颜”过的老祖宗的话,表面上看着有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这种说法听着就让人不舒服,根本不是什么传统文化,而是某些人为了博眼球编出来的歪理。如今网络上总有人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古话”当真理四处传播,其实很多话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背离了原本的含义。这些被“美颜”过的老祖宗的话,表面上看着有道理,实际上却在悄悄扭曲人们的三观,尤其是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可小觑。
就说“穷养儿富养女”吧,现在不少家长信以为真,儿子节衣缩食,女儿锦衣玉食,仿佛这才是教育的正道。可原意其实是“穷养儿志,富养女德”,强调的是通过简朴的生活磨炼男孩的意志,通过丰富的精神滋养培养女孩的品行。结果现在全变成物质上的攀比,反倒助长了虚荣与偏见。
还有那句“无毒不丈夫”,听着就让人反感,好像男人非得狠辣才算英雄。其实原句是“无度不丈夫”,“度”指的是气度、胸怀,是劝人宽容大度,结果被篡改成鼓吹冷酷无情的借口,真是颠倒黑白。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被严重误解。“为”在这里读第二声,意思是修身、完善自我,古人是希望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而不是鼓吹自私自利。中华文化向来崇尚仁爱、克己、利他,什么时候教人只顾自己了?孔孟之道讲的是仁义礼智信,老庄思想讲的是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哪一句是在鼓励损人利己?
再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常被用来形容女性婚姻中的无奈顺从。可原句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说的是在古代社会条件下,女子即便命运不济,也要安于本分、相夫教子,并非贬低女性人格。后来却被恶意替换为“鸡”“狗”,把人比作畜生,充满了歧视与侮辱。
更可气的是断章取义。“先成家后立业”被无数父母拿来催婚,可原句是“遇良人先成家,遇贵人先立业”,强调的是时机与选择,是要遇到对的人、抓住对的机会。如今只留下半句,就成了盲目结婚的“依据”。
还有“家和万事兴”,前面其实还有“父爱则母敬,母敬则子安,子安则家和”,讲的是家庭中爱的传递与良性循环,是父母恩爱、子女安定才能带来家庭和睦。如今只剩结果,却忽略了前提,仿佛只要一味忍让就能换来幸福,这完全是误导。
“男戴观音女戴佛”更是无中生有,佛家从无这种性别限制,观音本就是慈悲的化身,佛更是超越性别。这种说法纯粹是商家为了促销编出来的噱头,却被人当作传统习俗奉行。
至于“正月剪头死舅舅”,更是荒唐可笑。原意是“思旧”,表达的是对前朝的怀念,因谐音被传为“死舅”,害得多少孩子从小不敢理发,多少舅舅无辜“躺枪”。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本是为了引导人们向善、明理、修身齐家,可如今却被断章取义、篡改曲解,成了误导人心的工具。我们应当尊重传统,更要还原真相,不让歪理邪说打着文化的旗号招摇撞骗。传承文化,要传的是真精神,而不是被包装过的假道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焕发应有的光芒。
来源:小乔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