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偷税网红被禁言,心存侥幸何止是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3:14 2

摘要:近日,某有着千万粉丝的网红夫妇被举报偷税一事持续发酵。此前,面对罚款超2300万元的税收罚单,该网红在直播时依然嚣张回呛网友“没有任何影响”“我还播着呢”。口出狂言没多久,其账号就被曝出已无法关注,页面显示“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

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某有着千万粉丝的网红夫妇被举报偷税一事持续发酵。此前,面对罚款超2300万元的税收罚单,该网红在直播时依然嚣张回呛网友“没有任何影响”“我还播着呢”。口出狂言没多久,其账号就被曝出已无法关注,页面显示“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禁言”。

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直播间当然不是法外之地。《电子商务法》早已将网络主播纳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畴,《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更是明确规定,个人从事网络交易活动年交易额累计超过10万元的,应依法登记并申报纳税。

显而易见,从平台到商家,再到特定的主播,都有明确的纳税义务。然而这一聚光灯下的风口行业,却是偷税漏税的“重灾区”,许多主播在泼天流量面前迷失自我,偷逃税涉案金额动辄千万甚至上亿。今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曾公布一批网络主播和MCN机构税务违法被查处的案例。一个又一个主播因“税”折戟,也一次又一次证明:流量可以带来名利,但绝不会带来法外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逾矩越轨必付代价。上述涉事主播如此“嘴硬”,毫无疑问是没有认识到偷税漏税的严重性,也没有意识到公众人物的基本责任。的确,在法定期限内及时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不构成犯罪的,其业务通常可以继续开展。但实际上,处罚也是一个倒逼其自省的信号。倘若抱着“交钱了事”的想法,毫无愧意甚至依然故我,将是一种极差的社会示范。

这个意义上,我们呼吁相关平台抓紧履行监管义务,将纳税信用纳入主播考核体系,对涉税违法者采取限流、停播等惩戒措施,形成“违法必凉凉”的震慑效应。说到底,流量越大责任越大,越是头部主播越要带头守法。若谁还心存侥幸、执迷不悟,等待其的就不只是罚单了。

评论员 雨馨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