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霜降已过,地里的小麦还没种上?心里是不是直打鼓,想着多撒点种子总没错?打住!这念头可要不得,白花银子还减产。你可知道,天暖和时种下去的麦子,有的是功夫分家,一棵苗能变三五个穗子。霜降之后呢?天寒地冻,它可没那个闲工夫了,只能一门心思保住自己这条命,指望它开枝散
霜降已过,地里的小麦还没种上?心里是不是直打鼓,想着多撒点种子总没错?打住!这念头可要不得,白花银子还减产。你可知道,天暖和时种下去的麦子,有的是功夫分家,一棵苗能变三五个穗子。霜降之后呢?天寒地冻,它可没那个闲工夫了,只能一门心思保住自己这条命,指望它开枝散叶?难!这时候你再把种子堆得跟小山似的,不是帮忙,是添乱。想想看,一群瘦弱的娃娃挤在一个又冷又暗的屋子里,抢着那点可怜的吃食,能长成壮丁吗?一个个都成了豆芽菜,根扎不深,风一吹就倒,地下的根也缠成一团乱麻,谁也别想舒展。看着苗多,其实都是些赔钱货,白白消耗地力。更别提那密不透风的麦田,简直是给红蜘蛛、白粉病这些害虫病菌开了个五星级宾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那该怎么办?功夫得下在点子上。地里的底肥得施足,磷肥是关键。天冷,麦根都成了懒汉,磷元素就是根的闹钟,催着它往深处扎。根深了,吸水吸肥,抗寒抗旱,那才叫一个顶呱呱。一亩地多加个二十到三十斤的过磷酸钙,这笔投资绝对划算。地要整得精细,种子可别埋太深。晚播的麦子本身就缺热量,你再让它费劲往外拱,那不是雪上加霜吗?种浅一点,让它早点见到阳光,抢回些宝贵的温暖,这才是正道。选种也是个大学问。别再盯着那些强冬性的老品种了,它们需要漫长的冬天才能“睡醒”,你种晚了,它可能一年都睡不醒,哪来的穗子?得换个思路,选弱春性的品种,它们对低温不那么挑剔,发育快,是晚播田里的短跑健将。至于播种量,当然不是一成不变。霜降后每晚播一天,每亩可以多加个半斤到一斤种子,这叫弥补。但凡事得有个度,总量千万别超过三十五斤。你多花五十块钱买种子,换来的是倒伏和病害,损失几百块。把这五十块钱买点好磷肥,或者开春后喷点叶面肥,那才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开春返青,地还凉着呢,根吸收慢,用尿素水加磷酸二氢钾往叶上一喷,等于直接给麦苗打营养针,由弱转壮,立竿见影。
所以说,种地靠的是巧劲,不是蛮力。方法对了,少撒种也能多打粮。
来源:山中静悟自然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