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自己拿了一只票三个多月,期间跌了补、补了跌,每天盯着K线熬到凌晨,好不容易熬到股价有点起色,前几天一根大阴线砸下来,他手一抖就割在了最低点。结果割完没两天,股价直接旱地拔葱,连着三个涨停板——他截图给我的时候,字里行间全是懊悔,说“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主力就等
上周有个老粉丝给我发消息,说自己拿了一只票三个多月,期间跌了补、补了跌,每天盯着K线熬到凌晨,好不容易熬到股价有点起色,前几天一根大阴线砸下来,他手一抖就割在了最低点。结果割完没两天,股价直接旱地拔葱,连着三个涨停板——他截图给我的时候,字里行间全是懊悔,说“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主力就等着我这种人下车呢”。
其实这种情况,在A股里太常见了。我炒股十几年,见过太多散户朋友栽在“震仓洗盘”这一步:要么是拿不住票,刚跌一点就慌;要么是误把“真跌”当“洗盘”,套在高位动弹不得。说到底,不是大家运气差,而是没看透主力操盘的逻辑——主力要拉涨一只股票,从来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就像农民种庄稼,得先耕地、再播种、然后除草,最后才能收获。这流程,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主力操盘4阶段”。
看懂这4个阶段,你就不会再被主力牵着鼻子走:不会在低位把筹码拱手让人,也不会在高位傻乎乎接盘。接下来我就掰开揉碎了讲,每个阶段主力在干什么、散户该怎么应对,再结合我见过的真实案例,帮你把这些知识点落到实处。
一、主力操盘第1阶段:吸筹——悄悄“囤货”的“潜伏期”
很多散户以为主力是一开始就拉涨停,其实不是。主力要做的第一步,是“吸筹”——也就是偷偷买股票,就像咱们去菜市场买菜,要是一开口就说“这堆菜我全要了”,摊主肯定会坐地起价。主力也一样,要是一上来就大量买,股价会直接被推高,成本就太高了。所以吸筹阶段,主力最核心的动作就是“低调”,尽量不引起散户注意。
1. 主力吸筹的3个典型特征,别把“机会”当“风险”
主力吸筹的时候,盘面通常很“磨人”,很多散户会觉得“这票没动静,赶紧换了”,结果正好把筹码卖给主力。其实只要记住这3个特征,就能识别出主力在吸筹:
第一个特征是“成交量低迷,但偶尔放量”。吸筹阶段,市场上大部分散户不看好这只票,所以平时成交量很小,K线也总是在一个小范围里来回晃,比如股价在8-10块之间反复波动,每天涨跌不超过2个点。但偶尔会出现一根小阳线,成交量比平时大2-3倍——这不是散户在买,而是主力在偷偷吃货,因为散户没这么大的资金量,也不会在没人关注的时候突然买。
我2020年遇到过一只消费股,当时它在9块左右横盘了快两个月,每天成交量就一两千万,我身边的朋友都说“这票死了,别碰”。但我发现,每周总有那么一两天,成交量会突然涨到四五千万,股价也会往上冲一下,然后又跌回来——这就是主力在吸筹,用“冲高回落”的方式,让散户以为“涨不上去,赶紧卖”。后来这只票吸筹结束,直接从9块涨到了23块,那些早早卖掉的朋友,肠子都悔青了。
第二个特征是“股价抗跌”。比如大盘跌了3个点,同板块的其他票都跌了4-5个点,但这只票只跌了1个点,甚至还能红盘——这说明有主力在“护盘”,不让股价跌太多,怕便宜的筹码被别人抢走。反之,如果大盘涨的时候它不涨,大盘跌的时候它跌得更狠,那大概率是没主力,或者主力已经跑了,这种票就别碰了。
第三个特征是“筹码集中”。这个可以在软件上看“筹码分布图”,如果低位的筹码越来越多,高位的筹码越来越少,说明主力在把散户手里的筹码接过来。比如一开始,筹码主要集中在12块以上(都是之前套牢的散户),过了一两个月,12块以上的筹码少了,8-10块的筹码多了——这就是主力吸筹的痕迹,因为散户不会在低位大量加仓,只有主力会这么干。
2. 散户在吸筹阶段的3个操作原则,别犯“低级错”
知道了主力在吸筹,散户该怎么做?记住3个原则,既能拿到筹码,又不会被磨得没耐心:
第一,“不追涨,敢低吸”。吸筹阶段股价不会大涨,所以别看到涨了一点就追,一追就容易被套在短期高点。反而可以在股价跌到横盘区间的低点时买,比如横盘区间是8-10块,就在8-8.5块的时候买,这样成本低,心里也有底。
第二,“别频繁换股”。吸筹阶段最磨人,很多人拿了一两周,看到别的票涨了,就忍不住把手里的票卖了去追——结果往往是,卖了的票开始涨,追的票开始跌。主力就是利用散户“没耐心”的弱点,磨到你交出筹码。所以只要确定主力在吸筹,就耐心拿着,别被短期波动影响。
第三,“控制仓位”。吸筹阶段虽然风险低,但也不是100%会涨(比如主力吸筹到一半,遇到突发利空,可能会放弃),所以别一下子满仓,先拿3-5成仓,等确认主力开始拉涨了,再加仓也不迟。
二、主力操盘第2阶段:震仓洗盘——把“不坚定的人”踢下车
这是散户最容易栽跟头的阶段,也是咱们今天要重点讲的——主力吸筹结束后,不会直接拉涨,而是会先“震仓洗盘”。为什么要洗盘?因为吸筹的时候,会有一些散户也跟着买了筹码,这些人如果不洗掉,等主力拉涨的时候,他们一看到涨就卖,会影响主力的计划。所以洗盘的核心目的,就是“把不坚定的散户踢下车,留下坚定的筹码”,为后面的“主升浪”扫清障碍。
1. 震仓洗盘的3个“迷惑行为”,别把“洗盘”当“出货”
主力洗盘的手段很狠,经常把散户吓住,所以首先要分清“洗盘”和“出货”的区别——洗盘是短期的,洗完还会涨;出货是长期的,出完就会大跌。这3个特征,说明主力在洗盘,不是出货:
第一个特征是“成交量萎缩”。洗盘的时候,主力不会大量卖股票,只是用少量筹码砸盘,让股价下跌,所以成交量会比吸筹阶段还小,甚至比平时还低。比如洗盘前每天成交量是3000万,洗盘的时候跌到1500万,而且越跌成交量越小——这说明散户在恐慌性卖出,但主力没卖,因为如果主力出货,成交量会很大(比如突然涨到8000万、1亿)。
我之前有个学员,买了一只科技股,吸筹阶段拿得好好的,结果洗盘的时候,股价连续3天跌了8个点,成交量从3000万跌到1200万。他慌了,问我“是不是主力跑了?”我告诉他“这是洗盘,成交量没放大,主力没卖”,让他别割。结果第4天,股价就开始反弹,半个月后涨了40%——他后来跟我说,当时差点就割了,还好忍住了。
第二个特征是“股价不跌破关键支撑位”。关键支撑位就是吸筹阶段的横盘区间低点,比如主力在8-10块吸筹,洗盘的时候最多跌到8块左右,不会跌破7.8块——因为跌破了,就会有其他散户来抢筹码,主力就白洗了。如果股价直接跌破支撑位,而且成交量放大,那就是出货,不是洗盘,赶紧跑。
第三个特征是“洗盘时间短”。洗盘通常不会超过2周,因为时间长了,容易引来其他主力抢筹码。如果股价跌了一两个月,还没反弹,那大概率是出货,或者主力放弃了,别抱有幻想。
2. 散户在洗盘阶段的“生存法则”:3个动作要做对,2个错误别犯
洗盘阶段是“考验心态”的时候,做好这3件事,就能稳稳拿住筹码:
第一,“提前设好止损位,不恐慌”。虽然洗盘不会跌破关键支撑位,但可以提前设好止损,比如把止损位设在支撑位下方1-2个点(比如支撑位是8块,止损位就设在7.8块),只要不跌破,就坚决不卖。这样心里有底,就不会因为股价下跌而恐慌。
第二,“不补仓,不加仓”。洗盘阶段股价还在跌,补仓容易越补越套,加仓更是没必要——等洗盘结束,确认开始涨了,再补仓加仓也不迟。很多散户在洗盘的时候补仓,结果股价又跌了,心态直接崩了,最后割在最低点。
第三,“忽略短期波动,看长期趋势”。洗盘的时候,每天看K线会很折磨,不如减少看盘次数,比如每天收盘后看一眼,只要没跌破止损位,就不管它。主力就是利用你“每天盯盘”的焦虑,让你交出筹码,你越不盯盘,反而越能拿住。
还要记住,别犯这2个错误:
一是“割肉割在最低点”。洗盘的最后一步,往往是“恐慌性下跌”,就是股价突然大跌,让散户以为“要崩盘了”,然后割肉——但这往往是洗盘的最后一跌,割完就涨。所以只要不跌破止损位,就别割,忍一忍就过去了。
二是“追涨杀跌”。洗盘的时候,股价会反复波动,比如今天跌3个点,明天涨2个点,后天又跌2个点——很多散户会想着“做T降低成本”,结果往往是卖了就涨,买了就跌,反而把成本拉高了。洗盘阶段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动”,别想着做T,容易弄巧成拙。
三、主力操盘第3阶段:主升浪——“吃肉”的黄金时期
这是散户最期待的阶段,也是主力“赚钱离场”的关键阶段——洗盘结束后,主力会拿出大量资金,快速拉涨股价,让股价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一方面是为了快速获利,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其他散户在低位接筹码。主升浪的特点很明显,就是“涨得快、涨得多”,只要能抓住,就能赚大钱。
1. 主升浪的3个“启动信号”,别错过“上车机会”
很多散户要么是在主升浪前被洗下车,要么是主升浪开始了不敢上车,所以要记住这3个启动信号,及时抓住机会:
第一个信号是“放量突破关键压力位”。关键压力位就是吸筹阶段的横盘区间高点,比如主力在8-10块吸筹,洗盘后股价突破10块,而且成交量比平时大3-5倍——这说明主力开始拉涨了,因为突破压力位需要大量资金,只有主力能做到。比如之前提到的那只科技股,洗盘后突破10块,成交量从1200万涨到5000万,之后就开启了主升浪,从10块涨到18块。
第二个信号是“均线多头排列”。均线就是MA5、MA10、MA20,主升浪开始的时候,MA5会向上穿过MA10,MA10再向上穿过MA20,形成“多头排列”——这就像排队一样,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上方,说明股价趋势是向上的,很稳健。
第三个信号是“回调不跌破MA10”。主升浪不是一直涨,中间会有回调,但回调的时候不会跌破MA10(5日均线),或者跌破后很快就拉回来——这说明主力在护盘,不让股价跌太多,怕散户上车成本太低。如果回调跌破MA20,而且成交量放大,那可能是主升浪结束了,要赶紧卖。
2. 散户在主升浪阶段的“吃肉技巧”:3个要点要记住,别贪也别慌
主升浪虽然赚钱快,但也容易犯错,比如贪心拿太久,结果利润回吐,或者慌了早早卖掉,没赚到多少。记住这3个要点,就能吃到大部分利润:
第一,“不轻易下车,拿到趋势结束”。主升浪的时候,股价会涨得很猛,很多散户赚了10%、20%就卖了,结果后面还涨了50%——所以只要没出现“趋势结束”的信号(比如跌破MA20、成交量突然放大),就别卖,让利润“飞一会儿”。
我有个朋友,2021年抓了一只新能源股的主升浪,从15块涨到25块的时候,他赚了60%,心里慌了,就卖了。结果卖了之后,股价又涨到了38块,他后悔得不行——这就是因为太慌,没拿到趋势结束。
第二,“别追涨,等回调上车”。如果主升浪已经开始了,股价已经涨了不少,别直接追涨,等回调到MA10的时候再买,这样成本低,风险也小。比如股价在主升浪中涨到20块,回调到18块(MA10附近),这时候买,比在20块追涨安全多了。
第三,“设好止盈位,保住利润”。主升浪虽然能赚钱,但也会突然结束,所以要设好止盈位,比如用“移动止盈”——股价每涨10%,就把止盈位提高5%。比如一开始止盈位设在15%,股价涨了20%,就把止盈位提高到20%,这样即使股价下跌,也能保住大部分利润。
比如你10块买的票,主升浪涨到15块,你设了13块的止盈位(赚30%),如果股价跌到13块,就卖掉,保住30%的利润;如果股价继续涨,涨到18块,就把止盈位提到16块,这样就算后面跌了,也能赚60%。
四、主力操盘第4阶段:出货——“落袋为安”的“收割期”
主力赚了钱之后,就要“出货”——也就是把手里的筹码卖给散户,套现离场。这个阶段最危险,很多散户以为是“新的主升浪”,结果追进去就被套在高位,几年都解不了套。所以识别出货阶段,比识别吸筹、洗盘更重要。
1. 主力出货的3个“致命信号”,别把“陷阱”当“机会”
主力出货的时候,会用各种手段“诱骗”散户接盘,记住这3个信号,就能及时逃离:
第一个信号是“成交量突然放大,股价不涨”。这就是“放量滞涨”——比如股价涨到20块,成交量突然从5000万涨到2亿,但股价只涨了1个点,甚至还跌了——这说明主力在大量卖股票,散户在接盘,所以成交量大,但股价涨不上去。比如2023年有一只医药股,涨到25块的时候,成交量突然放大到平时的4倍,但股价没涨,之后就开始大跌,从25块跌到8块,很多追进去的散户被套得死死的。
第二个信号是“股价出现‘双顶’或‘头肩顶’”。双顶就是股价涨到一个高点(比如20块),然后跌下来,再涨回20块左右,又跌下来——形成两个“顶”,这就是主力在出货,第一次涨是诱骗散户追,第二次涨是把剩下的筹码卖掉。头肩顶也类似,只是形状像肩膀和头,只要出现这种形态,大概率是出货,赶紧卖。
第三个信号是“利好消息不断,但股价不涨”。主力出货的时候,会放出各种利好消息,比如“公司业绩大增”“有重大合作”,让散户以为“股价还会涨”,然后接盘。但实际上,利好消息是主力“放出来的诱饵”,比如一只票涨到30块,突然出了“业绩翻倍”的利好,散户以为会涨到40块,结果追进去就跌——这就是主力在利用利好出货。
2. 散户在出货阶段的“逃生指南”:3个动作要快,别犹豫
一旦发现主力在出货,别犹豫,赶紧做这3个动作:
第一,“立即卖,别等反弹”。出货阶段,股价可能会有反弹,但反弹都是“诱多”,是主力为了卖更多筹码才拉的,反弹之后会跌得更狠。所以别想着“等反弹再卖”,发现出货信号就赶紧卖,哪怕亏一点,也比套在高位好。
我之前有个同事,发现一只票在出货,但是想着“等反弹到成本价再卖”,结果股价从22块跌到18块,反弹到20块的时候,他还是没卖,想着“再涨一点”,最后跌到10块,套了两年都没解套——这就是因为犹豫,错过了逃生机会。
第二,“别补仓,别抄底”。出货阶段,股价会一直跌,补仓只会越补越套,抄底更是“接飞刀”——你以为跌到低位了,其实主力还有很多筹码没卖,还能继续跌。比如一只票从30块跌到20块,你以为是底,抄进去,结果跌到15块,再跌到10块——所以出货阶段,最好的策略就是“不碰”,哪怕看起来再便宜,也别买。
第三,“清空仓位,换票操作”。如果手里的票确定在出货,就把它全部卖掉,然后换一只处于吸筹或洗盘阶段的票——别在一只正在出货的票上浪费时间,A股有几千只票,好票有的是,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五、看透主力逻辑,比“猜涨跌”更重要
讲到这里,主力操盘的4个阶段——吸筹、洗盘、主升浪、出货,就全给大家讲透了。可能有人会说,“我记不住这么多特征,也分不清到底是哪个阶段怎么办?”其实没关系,刚开始没人能一下子全看懂,我也是花了十几年时间,踩了无数坑,才慢慢摸透这些规律。
但有一点一定要记住:散户和主力的差距,从来不是“资金量”,而是“思维方式”。主力做一只票,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就像盖房子,先打地基(吸筹),再加固(洗盘),然后盖楼(主升浪),最后交房(出货);而很多散户做票,就像“拆盲盒”,看哪个涨得好就买哪个,根本不管这只票处于什么阶段——这样能赚钱才怪。
比如有的散户,在主力出货的时候追进去,以为是主升浪;在主力吸筹的时候卖掉,以为是没希望——这就是把“阶段搞反了”,不亏钱都难。所以与其每天盯着K线猜涨跌,不如花点时间研究一下,你手里的票现在处于哪个阶段,主力接下来可能会干什么——想清楚这些,操作就会有方向,也不会再被主力“踢下车”或“套在高位”。
我身边那些能在A股长期赚钱的朋友,都不是“短线高手”,而是“阶段高手”——他们不会频繁换票,而是找到处于吸筹或洗盘阶段的票,耐心拿着,等到主升浪来了再卖,出货阶段坚决不碰。这样看似“慢”,但实际上很稳,长期下来赚的钱比那些天天追涨杀跌的人多得多。
投资是一场“修行”,别让“贪心”和“恐慌”打败你
最后,想跟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炒股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贪心”,在主升浪的时候不舍得卖,结果利润回吐;也见过太多人因为“恐慌”,在洗盘的时候割肉,错过后面的大涨。其实主力最怕的,就是“有耐心、有逻辑”的散户——你不贪,他就没法用主升浪诱你接盘;你不慌,他就没法用洗盘把你踢下车。
今天把这些干货分享给大家,不是希望大家能“一夜暴富”,而是希望大家能少走一些弯路,少踩一些坑。A股从来不是“赌徒”的乐园,而是“理性投资者”的战场——只有看透主力的操盘逻辑,管住自己的心态,才能在这个市场里长久地活下去,甚至赚到钱。
如果你今天看懂了主力操盘的4个阶段,或者曾经有过被洗下车、套在高位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可能会帮到更多正在迷茫的散户。也别忘了点赞关注,后面我还会分享更多实用的炒股技巧,帮大家一起避开风险,抓住机会。
文章仅供参考,写文章不易,不喜勿喷哦!小编在这里感谢大家的宽容与支持!
来源:大美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