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届四中全会看中国茶的未来之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7:12 2

摘要: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

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不仅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取得重要突破,也为中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图丨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

现代化产业体系

茶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于茶产业而言,这意味着必须积极向“三化”转型。在智能化方面,应引入智能种植与加工技术,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绿色化方面,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全面建设绿色茶园;融合化则要求推动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茶的附加值空间。

以浙江省为例,今年7月发布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良种化、生态化、品牌化、融合化与数字化发展,加快构建“以绿茶为主导,红茶、黄茶等多茶类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图丨浙江省发布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科技创新

茶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茶产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支撑。湖北茶产区与茶企的实践表明,现代科技与传统茶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显著提升了产业效能和产品品质。

例如,赤壁市推动多家茶企实施升级改造,新建车间并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其中,羊楼洞茶业通过升级,人员减少超六成,产能提高一倍,良品率从75%提升至98%以上。英山某茶企的杯茶自动化车间运用AI机器人与无人叉车,仅需两人操作中央控制系统,日产量达20万杯,年产值可达2亿元。

此外,湖北积极推进“数字茶园”建设,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采集温湿度、土壤墒情等数据,实现精准管理。科技正驱动茶产业迈向更高效、智能与优质的发展道路。

图丨赤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对数字茶园进行实时监控

乡村振兴

茶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全会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茶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湖北各茶产区不仅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也在改善就业、满足人民健康消费需求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恩施州倾力打造的“恩施玉露”品牌价值已达42.72亿元,推动全州茶产业在2024年实现综合产值92亿元,成为地方发展的亮丽名片;襄阳市茶产业链在2024年实现综合产值75亿元,从业人员近15万人,为5万多脱贫人口带来稳定就业;十堰竹溪县构建“双核三带”产业布局,建成31.37万亩生态茶园,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带动近10万群众增收。

图丨襄阳谷城县五山镇茶园

文化自信

茶业发展的精神内核

全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要进一步激发茶文化的创新活力,既要深入挖掘茶文化历史,强化文化认同,也要积极接轨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茶文化产品,深化茶文旅融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10月22日,海南省政协召开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座谈会,围绕《关于优化产业链条推动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展开协商。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以茶为媒,做好“茶产业+”融合文章。

图丨恩施茶旅风光

绿色发展

茶业发展的生态之路

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作为绿色产业,茶产业已通过生态茶园建设、茶园碳票等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低碳茶作为我国首个践行“双碳”战略的农产品,已成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国一品”项目。

目前,生态低碳茶生产技术体系已在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及四川、西藏等茶区建立8处核心示范区,技术推广面积达78万亩。全国16个省份已有131家企业通过生态低碳茶认证,覆盖茶园面积超过10.3万亩。湖北省十堰市、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10个县(市、区)也已启动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工作。

图丨五峰石桥沟村生态低碳茶园

对外开放

茶业发展的全球视野

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中国茶应积极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拓展国际市场。具体路径包括:加强与国际茶叶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茶叶贸易发展、吸引国外资本投资中国茶品牌,以及加快中国茶文化的全球传播,实现从“茶叶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

今年10月,湖北省“楚天好茶”海外行推介活动先后在德国科隆和法国巴黎成功举办,带去的不仅是清醇茶香,更是中国茶的文化自信与品牌力量。湖北茶企不再满足于原料出口,而是以自主品牌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推动茶产业实现从“卖原料”到“卖标准”“卖品牌”的跃升。

图丨楚天好茶海外行(德国科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茶产业将在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绿色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一片茶叶,承载的不仅是千年文化的醇香,更是一个民族产业走向世界的梦想。未来,中国茶将继续以自信之姿、创新之态,在全球舞台上续写更多“茶香四溢”的精彩篇章。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