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了!90后把冷门技术做成“印钞机”,贴屋顶年赚57万度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21:10 2

摘要:2025年4月,纤纳光电在嘉兴宣布全球首条钙钛矿卷对卷印刷线投产,老板姚冀众把A4纸大小的组件递给围观人群,像递一张刚印好的照片。

一块0.12毫米厚的薄膜,贴在玻璃上就能发电,弯折次数超过一万次,效率还稳稳站在21%以上。

2025年4月,纤纳光电在嘉兴宣布全球首条钙钛矿卷对卷印刷线投产,老板姚冀众把A4纸大小的组件递给围观人群,像递一张刚印好的照片。

外界这才反应过来:那个在实验室里蹲了九年的90后,真的把“印刷太阳能”从PPT搬到车间。

没有巨头背书,没有国资兜底,靠着两轮VC和一次次“赌命”工艺迭代,姚冀众把钙钛矿从学术网红做成量产现金牛。

故事听起来像爽文,可每一步都能在网上搜到时间、地点和当事人。

实验室蹲九年

2016年,姚冀众还在浙大读博,导师杨德仁丢给他一个课题:把钙钛矿做成大面积组件,效率别掉。

实验室里巴掌大的片子一烧就黑,像烤焦的煎饼。姚冀众干脆把刮涂刀换成报纸印刷用的狭缝涂头,把旋涂改成卷对卷,片子面积从1×1厘米拉到10×10厘米,效率只掉0.3%。

文章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再高也填不了产业化的坑。

导师劝他留校,姚冀众摇头:论文写再多,不如让一块板子真正发电。

2017年,他带着三个同门在杭州城西租下120平米民房,月租5800,桌子是二手宜家,通风橱用油烟机改装。

第一笔种子钱120万,来自浙大校友天使,条件是三年内把组件效率做到18%。夜里十二点,四个人轮流刮涂,刮坏了就重来,天亮把片子塞进顺丰泡沫箱寄去北京检测。

2019年,20×20厘米组件效率干到20.2,投资人终于点头追加Pre-A。

卷对卷赌命线

2021年,桐乡政府给地15亩,条件是“两年内必须搬设备”。姚冀众选了卷对卷印刷,理由简单粗暴:报纸能一分钟印几百米,凭啥太阳能不行?

设备商报价1.2亿,团队当场熄火。

姚冀众把印刷机拆成十三个模块,核心喷头买日本二手,干燥段拉去苏州定做,张力控制让杭轴老工程师按纺织机改,硬生生把成本砍到3000万。

2022年8月,第一台涂布机进场,基材一送就皱,像湿纸巾。工艺总监王红波把张力参数调成“织布级”,连熬三晚,基材终于平整跑完50米。

2023年春节,卷对卷线跑通第一卷,良率只有30%,每坏一米亏200块。

姚冀众把报废膜拉进会议室贴满墙,红笔圈缺陷,圈完接着跑。2024年良率拉到95%,单片成本降到1.2元/瓦,比晶硅组件低15%。

资本寒冬捡钱

2023年下半年,一级市场进入冰窖,光伏赛道更冷,晶硅龙头股价腰斩。纤纳却完成C轮5亿,领投方是长江三峡基金,消息一出业内哗然。

姚冀众在路演现场只拿两块样品:一块卷对卷薄膜,一块晶硅板,各接一盏LED灯,薄膜在投影仪下弯折90度照常亮。

PPT只有十页,核心一句话:成本1.2元/瓦,每降0.1元就多出10亿屋顶市场。

投资人问技术壁垒,姚冀众把工艺窗口公开:涂布速度1.5米/秒,溶剂体系DMF+NP混合比例7:3,干燥段四区温差正负2摄氏度,看似普通,却靠三年良率爬坡把对手挡在门外。

2024年D轮Pre-IPO估值80亿,老股东红杉追加,账面回报4.5倍。姚冀众说寒冬才是捡钱季,别人收缩他扩产,卷对卷二线2025年7月投产,成本再降20%。

屋顶晒钱示范

2024年6月,嘉兴秀洲把5000平方米镇政府屋顶租给纤纳,要求一年发电55万度,低于这个数合同自动终止。

项目用的就是卷对卷下线组件,厚度0.12毫米,背面贴3M胶,直接粘彩钢瓦,省掉支架和水泥墩。

12月31号电表读数57.3万度,超额完成,镇政府当场续签五年。

屋顶视频被拍成短视频,点赞破十万,评论区一句话:原来薄膜真能“晒钱”。

工业园跟风,海宁皮革城把2万平方米仓库屋顶全贴钙钛矿,合同模式“零投资分成”,纤纳收电费8折,园区方坐等分钱。

2025年3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薄膜发电新赛道》,镜头里工人像贴手机膜一样贴组件,弹幕刷屏“印钞机实锤”。

晶硅巨头坐不住

2025年5月,隆基绿能官宣钙钛矿中试线,通威、晶科紧随其后,口号如出一辙“叠层效率30%以上”。

媒体把标题写成“巨头围剿纤纳”。姚冀众把电话设为免打扰,转身去嘉兴车间拍视频:卷对卷线跑出120米薄膜,良率97%,镜头一扫而过,配文“先做到的才是标准”。

6月上海SNEC展,隆基展柜摆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29.55%,现场掌声热烈,可组件面积只有M6硅片大小。

纤纳展台直接贴出1×2平方米薄膜,效率21.4,观众伸手就能对折,工作人员笑称“可以塞进口袋”。

业内评价:巨头做叠层是为了给晶硅续命,纤纳直奔薄膜应用场景,路线不同,短兵相接还要再等三年。

姚冀众私下说:巨头进场是好事,把供应链成本打下来,纤纳专注轻量场景,屋顶、幕墙、移动能源,足够大。#头条深一度#

来源:步凡寻光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