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简介李存修,山东安丘人。1956 - 1966在高密一中和烟台师院英文系读书。曾任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四川省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2008 - 2016青岛市政协文化旅游顾问鲁东大学50位杰出校友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中国十大旅游风采
作者简介
李存修,山东安丘人。1956 - 1966在高密一中和烟台师院英文系读书。曾任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四川省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会长。
2008 - 2016青岛市政协文化旅游顾问
鲁东大学50位杰出校友
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中国十大旅游风采人物
中国作协会员
中国译协理事
参与发现建设九寨沟
发现中国第五地貌 - 山东岱崮地貌
走过全国和百余海外国家
出版40余部旅游文化专著
五篇作品被选入国内外大中学课本
进过60余所大学讲座
被媒体称为中国“行走大运河第一人”
2017年完成对南
皇村,一颗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从这里升起,又在这里陨落。这颗受到全民族喜爱和崇敬的太阳不该那么早地熄灭,但它却在光辉灿烂的时候消失了;可有些遭到人类唾弃和咒骂的社会逆子,然而又能久久地悠然于世。上帝常常这样玩弄和折磨人类的灵魂。皇村,在圣彼得堡西南方25公里处。我们是在一个雪后的清晨上的路。汽车轮子碾着厚厚的积雪,在地面和路面分不开的雪床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左右两边是密密的树林,林子里有一幢幢典雅而又古朴的别墅,还有一间间小木屋。无论别墅还是木屋,都银装素裹,在树林和雪原的怀抱里,对跋涉的游人永远透发着巨大的诱惑力。因为我们去寻找的是普希金。皇村有两座皇宫,均与普希金有关。1917年以后被重新命名为“儿童村”,因当时许多别墅都被改成了孤儿院。从1937年到1992年,这块地盘被称为普希金镇。当我怀着一颗迟到的虔诚之心到达皇村的时候,发现皇村学校与沙皇的夏宫只有一条小街之隔。冬日的苍凉和肃穆笼罩着雪后的校园。雪地里站着十来个围着长围巾的中学生。树木间的校舍似乎有些陈旧,自然带给参观者一种压抑和对历史的追思。这就是亚历山大一世建立起来的闻名整个俄罗斯的那所贵族子弟学校,也就是皇村学校。它之所以声名远播,我想并不是每年它只从全国各地招收二十几名富人子弟入学,也不会是它为一个大国培养出了一大批卓有政绩的重臣和外交官,而是从这片桦树林里升起了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两百多年来被不同朝代的俄罗斯人信奉和崇拜的民族之魂。这位诗人的故乡却是在莫斯科。普希金生在一个不入世俗的名门望族,但他的曾祖父曾经官至大都督。可他的父辈却偏离了仕途,伯父成了“诗歌教授”,父亲家中则办起了文艺沙龙。俄语是外婆教的,满脑子的民间故事却是仆人和奶娘讲的。他住莫斯科郊外,我们可以想象,两百年前,那里是五彩缤纷,绿树环绕,湖光山水,如诗如画。在那种优美温情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文学圈子里长大,难怪他自小就萌发了诗的意识。家中的仆人说他少时的才思“就像火石打出的火花似的”。他说过,“幼时缪斯便爱上了我”,“在襁褓中就赠送给我芦笛”。13岁那年,普希金到皇村求学,连续读书6年未曾回家。他当年的教室依然还在,面积很大,呈扇子形摆着30个座位,而且还有一架古老的钢琴。明亮的窗口外面是裹着白雪的树木。天花板上面的星座图和室外的茫茫积雪使我们跟随着诗人,走向了深远的历史。皇村学校建校之初,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自参加了开学典礼。他在向学生灌输“神的启示”的同时,不忘加强专制;另一方面允许自由思想,故意展示最新式进步观点。他用政见不同的人作自己的顾问,于两个对立的极点之间走平衡木。身为学生的普希金就送了他一个“小丑”的外号——身上穿着布头彩衣的丑角。在学生中,普希金思想异常活跃,他敏感中带有暴躁,被称为是“老虎与猴子的结合”。在那一系列的学科中,他的文学与外语是佼佼者,而百科知识、统计和政治经济学总是垫底。走进学生宿舍楼,四楼14号是普希金的宿舍,室内只有一桌一床。他的好友普辛住在隔壁13号,两个小家伙常常在夜间隔着墙对话,你一句我一句谈论当天遇到或发生的事情。沉沉的暗夜和无边的寂寞引起两人的苦恼和无聊。就是在这种可怕的黑夜,他们策划了一次学潮,驱逐了一位可耻而反动的副校长。学潮之后,大臣和校长宣布,在两周以内,当全体学生祈祷时,对他们当面罚跪。而且,吃饭时坐在最后一排,并把他们的名字写入另册。英俊少年普希金,刚进入中学时便显示出了自己的文学天才。在语文考试时,他当堂朗诵即席之作,一举折服了当时的诗坛泰斗杰尔查文先生。他在吃惊之余,情不自禁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并向少年俯下了一颗苍白的头,还想去把他抱进自己的怀中。可是,调皮的少年普希金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中学时期发表的《皇村回忆》,其中有两首被选入《俄语范文选集》,同时进入了全国经典作家名单。在层层白桦林包围着的皇村,他已基本形成了自己诗的风格与特点,其实就是忠实于外部客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种倾倒一切的魅力。当杰尔查文不久于人世时说:“世上就要出现第二个杰尔查文,这人就是普希金,他还在皇村读书,可是已经胜过所有的作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就这样一下子跳出了芬兰湾的海平面。
离开了他的单人宿舍,我又回到了满地裹着白雪的校园,那里有一座诗人的雕像。底部是基座,上半部是他的坐像,全身已变黑,想比是用铜铸造的。诗人坐在上面,侧着头在进行着一场长长的思考,连头发上、肩膀上和两膝上厚厚的积雪都毫不知晓。他在思考什么呢?是皇村的今昔,还是俄罗斯的变迁;是两百年来俄罗斯人民的命运,还是那场根本就不该发生的黑河决斗?无赖丹特士那颗罪恶的子弹让这位人类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诗人永远不会闭上一双智慧的眼睛!也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够理解到诗人留给后人的一段话:“我所以永远和人民亲近,是因为我曾用我的诗歌,唤起人民的善心。在这残酷的世界里,我歌颂过自由,并且为那些没落的人们企求怜悯和同情。”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普希金的作品“一切都是美的”。他虽然来自莫斯科,但他一生都在怀念着皇村,同时,皇村也是属于普希金。1941年纳粹德国大举进攻苏联,他们占领了皇村,把一座列宁格勒整整围困了900个日日夜夜。敌人把皇村变为马术学校和军营,大炮安在树林里,普希金纪念馆被改为临时碉堡,诗人神圣的名字和皇村美丽的风景遭受了野兽的蹂躏和践踏。但是,这座英雄城市的人民,齐声高呼着诗人的名字,前赴后继向敌人冲去,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普希金的诗句成了威力无比的战斗武器。终于,人民看到了希特勒比拿破仑当年更惨的下场。皇村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是一场铺天盖地的雪。那座白绿相间、富丽堂皇的沙皇的夏宫同样进入了大雪的怀抱。夏宫前那一方一方的草地、水池、花园,还有远处的那些树林,都变成了雪的温床。据说,当年学生时的普希金常到这夏宫前美丽的雪窝里打雪仗,堆雪人,从嬉闹中寻找诗的灵感。两百多年了,我只能透过历史的时空,窥视诗人那顽皮活泼的身影。在皇村,我感到俄罗斯那颗不落的诗歌的太阳依然在历史的长空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可有些人的层层光环却伴随着体躯同时消失。【原载广东省政协《粤海同心》2003年第10期】
【人物简介】普希金(1799~1837),出生于莫斯科。俄国著名诗人、作家。代表作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等。
主编:白光
来源:诗人刘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