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只陌生的狗,能让一个习惯怀疑、拒绝社交的记者彻底改观吗?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26日刊发专栏作家Kyle Melnick的亲身经历,细节令人动容。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特区,一位自认“极度内向”的记者,带着母亲走进动物收容所,准备体验“借狗一天”的新鲜项目。没想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一只陌生的狗,能让一个习惯怀疑、拒绝社交的记者彻底改观吗?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26日刊发专栏作家Kyle Melnick的亲身经历,细节令人动容。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特区,一位自认“极度内向”的记者,带着母亲走进动物收容所,准备体验“借狗一天”的新鲜项目。没想到,狗狗HayHay的热情和信任,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刚进门,Kyle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HayHay就像疯了一样,扑上来舔遍了他的脸。那一刻,他甚至有点不知所措——毕竟自己对宠物有过敏史,从未养过狗,只是想让这只流浪狗在收容所外度过快乐一天。可谁能想到,最后收获最多的竟然是他自己。
HayHay是一只两岁大的黑白花狗,警察上个月在Hayes Street NE发现了它,身上没有芯片,来历成谜。收容所工作人员给它起名HayHay,安排它和Kyle共度一天。对HayHay来说,Kyle不过是个陌生人,带它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往未知的地方。但HayHay却毫无防备地信任了他,主动亲昵,仿佛他们早已是老朋友。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Kyle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Kyle坦言,作为记者,他习惯怀疑一切,哪怕是母亲说“我爱你”,都要“查证”。在生活中,他更是谨慎到极致:只和家人相处,购物全靠网购,能不参加聚会就不参加,总觉得大多数人都自私,没什么值得信任的。
但和HayHay相处的五小时,彻底击碎了他的防线。他开始意识到,信任其实是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快乐的前提。HayHay的过去无人知晓,流浪、被遗弃、无家可归,按理说它应该对人类充满戒备。但它却选择了相信,主动靠近,甚至在Kyle和母亲Gay Melnick带它去Kingman和Heritage岛徒步时,每遇到陌生人都要扑上去打招呼。
这让Kyle不得不和陌生人交流,体验了平时绝不会主动尝试的社交场景。更意外的是,路人们都很乐意和HayHay互动,看到它身上“领养我”的红色背心,纷纷停下脚步,露出笑容。HayHay的外向和热情,甚至让Kyle结识了一群正在清理入侵植物的人,他们是在纪念一位刚刚去世的环保朋友。短短几小时,Kyle的社交圈子就被狗狗强行扩展,体验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善意。
两小时后,他们来到阿纳科斯蒂亚河边。HayHay兴奋得几乎要把Kyle拖进水里,扑到他身上,泥巴糊满了蓝色夹克和卡其裤。Kyle一开始还担心狗狗会咬人,但很快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要求HayHay信任自己,现在也该学会相信它只是想玩耍。果然,HayHay只是想和他玩拔河游戏,咬着黑色牵引绳,满脸期待。
走到一片空地,Kyle靠着铁丝网坐下,希望HayHay能累一点。没想到,狗狗玩了几分钟网球后,竟然把头枕在他大腿上闭眼休息。母亲Gay刚站起来去附近的移动厕所,HayHay立刻警觉起来,站着盯着她的方向,直到她回来才安心。三小时的相处,狗狗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依赖和关心,这种情感让Kyle和母亲都感到震撼和感动。
下午,他们把HayHay送回收容所时,心里满是不舍。Kyle坦言,比起几公里的步行,真正让他疲惫的是这一天的社交体验。HayHay回到笼子里,照常吃饭、打盹,似乎对环境的变化毫不在意。Kyle和母亲则驱车前往Union Market区,边吃烧烤边聊起母亲最近在重新审视的一段友情。
Kyle下意识地用惯有的悲观态度回应:“人都是自私的,不能轻易相信。”但回想起HayHay那天送出的信任和温情,他突然意识到,或许自己也该给别人一个机会。于是,他罕见地给了母亲一个建议——如果HayHay都能相信人类,他们也可以试着相信别人。
这一天的经历,彻底改变了Kyle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看法。狗狗的无条件信任和热情,让他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本可以如此简单、纯粹。或许我们都该像HayHay一样,勇敢地迈出信任的第一步,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温暖和快乐。
来源:科学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