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牡丹江宁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黑土地保护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为核心,积极推进秸秆由“废弃物”向“资源”转化,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技支撑”的秸秆产业化发展路径,实现
牡丹江宁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黑土地保护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为核心,积极推进秸秆由“废弃物”向“资源”转化,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技支撑”的秸秆产业化发展路径,实现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
一、夯实基础,秸秆利用稳定高效
2025年,宁安市秸秆作物种植面积达253.44万亩,初步测算,秸秆可收集量约91.09万吨,其中玉米秸秆74.75万吨,水稻秸秆12.18万吨。通过持续推进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五化”利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在本年度稳定在90%以上,形成了以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多元发展的处理格局。
二、强化组织,压实责任层层推进
为系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宁安市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统筹全市秸秆利用工作。通过建立秸秆资源台账制度,实施专人负责、定期调度,形成“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的工作机制,将任务精准部署至各村屯、各地块,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科技引领,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宁安市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宁安长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能源”)为核心企业,构建秸秆“收集-加工-转化”全产业链利用模式,有效解决秸秆焚烧难题,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长青能源属生物质热电联产企业,依托201国道交通优势,辐射宁安市沙兰镇、海浪镇、三陵乡等秸秆主产区,构建“农户+收储运组织+企业”合作体系。长青能源通过高温高压锅炉燃烧秸秆发电,年发电量稳定在2亿Kwh以上,并利用余热为地区集中供暖。作为宁安市秸秆燃料化利用的示范项目,长青能源的“收储运+热电联产”模式已成为周边地区学习借鉴的典范。其与农户、合作社的订单合作机制,有效解决了秸秆离田难、转化难的问题,为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